第120章 接收沙场(1/2)
宋老六倒台的消息如同野火燎原,烧尽了西城最后一丝犹豫观望。当警方的封条还赫然贴在“兴旺沙场”大门上时,陈山河的人马已经如同潮水般,迅速而有序地涌入了这片权力真空地带。
这一次,不再是偷偷摸摸的试探,而是光明正大的接管。
刘卫东带着账房和几个精于算计的兄弟,第一时间找到了那些与宋老六沙场有债务往来或业务合作的客户、供应商。面对这群刚刚扳倒宋老六的“狠人”,没人敢耍花样。刘卫东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对于被宋老六拖欠货款的供应商,承诺分期偿还(条件自然比原价苛刻);对于需要继续供沙的工地,重新签订合同,价格比宋老六时代稍低,但要求现款结算,绝不赊欠。他以高效的清算和看似“公道”的条件,快速稳定了沙场的上下游关系。
耿大壮则负责“清场”和“立威”。他带着一群剽悍的兄弟,进驻沙场,将宋老六留下的少数几个不死心的喽啰毫不客气地“请”了出去,手段直接粗暴,却极其有效。他按照陈山河的指示,没有为难普通工人,反而宣布:愿意留下的,工钱照发,而且绝不克扣;想走的,也不强留。这种看似大度的姿态,反而安抚了惶惶不安的人心,大部分工人选择留下,沙场的基本运转得以维持。
赵红梅的工作最为繁琐也最为关键——盘点资产,理顺财务。她带着人清点沙场剩余的沙子、设备、车辆,核对混乱不堪的账目,将宋老六留下的烂摊子一点点梳理清楚。虽然发现沙场实际是个空架子,负债远大于资产,但最重要的东西——西城沙源的实质控制权和客户网络,已经握在了手中。
与此同时,之前投诚过来的“泥鳅”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熟悉沙场内部运作和西城的人情世故,出面安抚了不少摇摆不定的本地关系,并凭借对行业的了解,帮助刘卫东迅速切入正轨。
整个接收过程快得令人咋舌。短短几天时间,“兴旺沙场”的封条被悄然揭下(王建军那边对沙场本身资产兴趣不大,主要目标是宋老六本人),换上了略显粗糙却崭新的“山河沙场”牌子。机器重新轰鸣,车辆再次进出,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掌控这片土地的人,已经换了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