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索债儿(2/2)
宝儿忽又嬉皮笑脸:“昨儿听村口老人讲古,随便提的。爹怎么这么紧张?”
柳老抠心中惊疑不定,却不敢多问,只好掏钱替儿子还了赌债。
此后,宝儿变本加厉,挥霍无度。柳老抠的米行生意也莫名其妙开始走下坡路,不是仓库漏雨霉了米,就是船运遇风浪沉了货。不出三年,家产已去大半。
这年腊月,天寒地冻。宝儿突然提出要去邻县收一笔陈年旧账。柳老抠本不愿让儿子去,但宝儿执意要走,说收不回这账就不回家过年。临行前,宝儿莫名对柳老抠说:“爹,若我这次回来,咱们的债就两清了。”
柳老抠心中不安,亲自送宝儿到庄口。看着儿子骑马远去的背影,他忽然觉得宝儿那回头一瞥,眼神竟像极了二十年前落海的顾三郎。
宝儿走后的第三天,柳老抠心神不宁,便去城隍庙上香。庙里老道士见他面色憔悴,主动为他卜了一卦。卦象显示,柳老抠有一段夙债未偿,如今债主已至。
柳老抠心中害怕,跪求破解之法。老道士摇头叹道:“欠债还钱,欠命偿命。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施主好自为之。”
当夜,柳老抠做了个怪梦。梦中他见宝儿站在一片迷雾中,身后跟着一个模糊的人影。宝儿开口,声音却是一个成年男子的:“柳厚仁,我乃顾三郎。当年你推我入海,夺我钱财,今日特来索债。这十五年,你家中耗费的钱财,正是你当年吞没之数。如今债已偿清,我该走了。”
柳老抠惊醒,浑身冷汗。次日清晨,仆人来报:宝儿的马独自回来了,马背上空无一人。
柳老抠急忙派人沿途寻找,最终在二十年前顾三郎落海的那段海岸边,找到了宝儿的衣物整齐叠放在礁石上,人却不见踪影。
庄里人听说后,纷纷传言宝儿是顾三郎转世讨债来了。也有老人说,曾在海边见到一个背影,一会儿像宝儿,一会儿又像个中年汉子,朝海中走去,转眼就不见了。
柳老抠自此一病不起,米行也关门大吉。他临死前,把剩余家产捐出修了座小桥,命名为“赎罪桥”。据说桥成那日,有人看见桥下水中有两条鱼游弋,一老一少,相随而去。
柳庄的老人至今还拿这事告诫后生:做人要讲良心,欠下的债,迟早要还。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阴阳之间、因果循环的道理,老祖宗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
而那座赎罪桥,至今还立在柳庄东头的小河上。有人说月圆之夜,能看见桥头坐着个白衣少年在数铜钱,数够了,就一枚枚丢进河里。铜钱落水,却不沉底,反而化作点点金光,顺流而下,直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