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花仙斗风伯(2/2)
风伯思量再三,自知理亏,又惧天谴,只得应下。双方在土地公见证下盟誓,风伯遂率众退去。
绛妃大获全胜,重赏柳青,欲留他在花府为官。柳青婉拒:“晚辈凡心未了,愿在人间续修功德。”
绛妃也不强求,赠他一支百花笔:“此笔有催花妙用,凡你所书之花,皆可随时绽放。望你善用此宝,广传花事。”
柳青拜谢而归,回到家中,恍如一梦。但见案上百花笔熠熠生辉,方知不是虚幻。
自此,柳家屯风调雨顺,四季花开不断。柳青用百花笔为村民催花助长,使村中花木繁盛,渐成远近闻名的“花村”,百姓日子越发红火。
却说风伯虽表面臣服,心中仍存怨气。他手下有个叫“黄旋风”的邪风大将,献计道:“大王何必与那花神正面冲突?小的有一计,可坏她根基。”
“有何妙计?”风伯问道。
黄旋风道:“花木之根全赖水土。咱们不必明着摧花,只需在暗中作梗——春时偷偷吸走地气,让花根不得滋养;夏日蒸干雨露,让花叶不得滋润;秋日散布瘟气,让花果不得成熟。如此不动声色,谁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风伯大喜,依计而行。
果然,第二年开春,柳家屯的花木虽依旧开花,却不如往年精神。花瓣薄而色淡,香气弱而短暂。柳青察觉有异,却不知问题出在何处。
一夜,红药白芍匆忙来访,面色焦急:“柳公子,大事不好!风伯暗中使坏,断我花木地气水源。长此以往,不过三年,百花都将凋零殆尽!”
柳青惊问:“这可如何是好?”
红药道:“唯有求得‘定风珠’,方能克制风邪。”
“定风珠在何处可得?”
白芍接话:“据闻东海龙王有此宝物。但龙宫难进,宝物难求。除非...”
“除非什么?”柳青急问。
“除非能找到‘引路仙’。这胶东地界,有一位常与龙宫往来的仙家,便是崂山太清宫的白云仙姑。她每隔三年会在中秋月夜现身,为有缘人指点迷津。”
柳青掐指一算,距中秋不过月余,当即决定前往崂山求助。
中秋之夜,柳青登上崂山顶峰,果见一位白衣仙姑立于明月之下,正是白云仙姑。听闻柳青来意,仙姑道:“求定风珠非易事。东海龙王有三重考验,过关者方能得宝。你虽有仙缘,但毕竟是凡胎肉体,恐难胜任。”
柳青坚定道:“为救百花,万死不辞!”
仙姑感其诚,赠他三片柳叶:“此乃‘避水叶’,含在口中可水下呼吸。明日午时,东海边会有虾兵接引,你好自为之。”
次日,柳青如约而至,果然有虾兵引路,直入龙宫。东海龙王听闻来意,道:“定风珠乃龙宫至宝,不能轻授。你若能通过三关考验,本王便借珠与你。”
第一关是“辨风”。龙王命八位龙女各持一扇,同时扇风,要柳青辨出哪阵是春风、哪阵是秋风等八种风。柳青平日细心观察自然,对此了如指掌,轻松过关。
第二关是“御风”。龙王命他乘上一匹风马,在风暴中穿行而不坠。柳青紧抓马鬃,凭借平衡之术,有惊无险地通过。
第三关是“感风”。龙王带他至一密室,内有九盏灯,要他不用任何工具,仅凭感应,让其中一盏灯的火焰微微倾斜。这关最难,需与风灵相通。柳青静心凝神,想起平日里花草在微风中的姿态,忽然心有所感,轻轻一吹,一盏灯焰果然微微倾斜。
龙王惊叹:“凡人竟有如此悟性!也罢,定风珠借你三年,期满归还。”遂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宝珠交付柳青。
柳青携珠返回柳家屯,与绛妃将定风珠置于花神庙顶。顿时,一股祥和之气笼罩全村,地气回升,水源充沛,花木重现生机。
风伯见状,知不可再犯,终于心服口服,亲自上门赔罪,承诺恪守本职,再不作乱。
三年后,柳青如期归还定风珠。此时柳家屯已成名副其实的花村,四时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村民的重要生计。每到花季,各地客商纷至沓来,购买花苗、花籽、花茶、花蜜,村民生活日益富裕。
绛妃感念柳青功德,奏请天庭,封他为“护花使者”,享人间香火。柳青终身未娶,却寿至九十九岁无疾而终。据说他去世那天,满村百花同时绽放,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有人看见柳青乘着一朵祥云,与绛妃及众花仙一同西去。
至今,柳家屯仍保留着每年三月十五祭花神的习俗。村民都说,每当春风拂过,花枝摇曳时,那就是绛妃和柳青在巡视他们的花木王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