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耳中仙(1/2)
民国初年,胶东一带有个叫谭家沟的村子,村里有个年轻后生叫谭三,是村里少有的识字人。他祖上原是举人,到了他这代,家道中落,只剩三间瓦房和半屋旧书。谭三不甘心一辈子种地,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振门楣,可时局动荡,科举早已废除,他空有几分才学却无处施展,整日郁郁寡欢。
这年春天,谭三不知从哪得了本残破的《养生秘术》,书中记载各种吐纳修炼之法。他如获至宝,心想既然仕途无望,不如修仙了道,若能成仙,岂不胜过人间富贵?于是每日闭门不出,盘腿打坐,练习吐纳之术。
村里人听说后都笑他痴傻,媒人给他说亲,他也一概回绝。老族长劝他:“三娃子,咱谭家就你这一根独苗,好好娶妻生子才是正理,修什么仙哟!”谭三表面应承,心里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如此过了三个月。这日黄昏,谭三正在打坐,忽觉右耳中窸窣作响,似有虫蚁爬行。他心中烦躁,用手指掏了掏,却不料耳中传出一缕细若游丝的声音:“莫掏莫掏,我乃耳中仙是也。”
谭三大惊,压低声音问道:“你是何方神圣,为何在我耳中?”
那声音答道:“我乃你精气所化,你修炼百日,我方才成形。你若继续用功,我便可为你指点迷津,助你成就仙道。”
谭三又惊又喜,心想这定是修炼有了成效,仙缘已至。从此更加勤勉,每日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便是打坐修炼。那耳中仙起初只是偶尔出声,后来渐渐话多起来,时而指点谭三呼吸吐纳的诀窍,时而讲述仙界奇闻。
日子一久,谭三觉得耳中仙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仿佛真有个小人在耳中居住。有次他甚至感觉耳中有什么东西跳了出来,落在肩头,但扭头看去,却什么也没有。
“莫要东张西望,我乃精气所化,肉眼凡胎岂能见得?”耳中仙说道。
谭三连忙端正姿势,继续打坐。
这天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穿着破旧道袍,摇着铜铃,在村头大槐树下摆了个摊子,给人算命治病。老族长想着谭三近来行为古怪,便请道士去家中一叙,顺便看看谭三是不是中了邪。
道士随老族长来到谭三家,只见谭三正在院中桃树下打坐,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道士打量片刻,忽然脸色一变,将谭三拉起来,低声问道:“年轻人,你近来可曾觉得耳中有异样?”
谭三本想隐瞒,但见道士目光如炬,只好如实相告。
道士听罢摇头叹息:“你这是招惹了‘耳报神’,此物非仙非神,乃是山野精怪的一种,最喜依附修炼之人。起初它会伪装成仙家,骗取信任,待时机成熟,便会窃取宿主精气,取而代之啊!”
谭三将信将疑:“可它确实指点我修炼法门...”
道士冷笑:“那是欲取先予之计!你且告诉我,近来是否常感疲倦,食欲不振?”
谭三细想之下,确实如此,原本健壮的身体近来瘦了不少,他还以为是修炼过程中的正常反应。
道士从袖中取出一道黄符,交给谭三:“今夜子时,你将此符贴在床头,若那东西再来,你便大声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自见分晓。”
谭三接过符纸,心中半信半疑。耳中仙平日与他交谈甚欢,怎会是害人的精怪?但道士言之凿凿,又不似作假。
当晚,谭三依言将符纸贴在床头。子时刚过,右耳中果然又传来耳中仙的声音:“今日那道士与你说了什么?我观你心神不宁,可是受了蛊惑?”
谭三想起道士嘱咐,当即大喝:“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