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泥偶(2/2)
又过了几天,赵五在镇上酒馆听一个走南闯北的货郎说,民间供奉保家仙,心诚则灵,但若想仙家显圣,最好有个“凭体”,比如雕像、泥偶之类,仙家才好依附。
赵五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听说屯里有个王老汉,年轻时学过泥塑手艺,便找上门去,逼着王老汉照他描述的模样塑了一个狐狸形状的泥偶。那泥偶塑得活灵活现,尖嘴长尾,透着股邪性。
赵五把泥偶供在牌位前,每日烧香叩拜,嘴里念念有词:“胡仙娘娘,您要是能让我发大财,我天天给您上供肥鸡美酒!”
如此又过了十来天,依然毫无动静。赵五的耐心耗尽了,看着那泥偶越看越来气,觉得自己是被耍了。一天晚上,他又喝多了酒,回到家看见那泥偶,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什么狗屁狐仙!骗老子香火!”赵五骂骂咧咧地抓起泥偶,狠狠摔在地上!
泥偶“啪”地一声摔得粉碎。就在此时,忽然刮起一阵阴风,吹得窗户哐哐作响。油灯猛地熄灭,屋里一片漆黑。
赵五打了个寒颤,酒醒了一半。他隐约看见破碎的泥偶中似乎冒出一股红烟,那红烟扭曲着,渐渐凝聚成一只狐狸的形状,双眼闪着骇人的绿光。
“啊——”赵五吓得魂飞魄散,惨叫一声,瘫软在地。
第二天,邻居发现赵五家的门大开着,进去一看,只见赵五蜷缩在墙角,浑身发抖,嘴里胡言乱语,像是吓疯了。他家里一片狼藉,供桌翻倒,地上全是泥偶碎片。
而更奇的是,从那以后,赵五虽然疯了,却力大无穷,而且怎么推都推不倒。几个壮汉合力去按他,他就像脚下生根似的,纹丝不动。有人给他送饭,稍不注意碗筷就会被他弹飞。大家都说,这是狐仙发了怒,附在那泥偶上整治赵五呢。
消息传到刘三耳朵里,他吓得赶紧回家查看自己的牌位。还好,牌位完好无损,香炉里的香灰还是温的。当晚,胡娘子又来了,神色却有些凝重。
“刘三哥,那赵五自作自受,你不必害怕。”胡娘子叹了口气,“我等仙家,享受人间香火,自然也庇护信徒。但最忌心存歹念、虚情假意之人。那赵五供我非出诚心,只为贪财,已是犯忌,竟还敢毁我凭体,合该受此报应。”
刘三连忙点头称是,心里却更加敬畏。
胡娘子又道:“你且记住,仙家助人,讲究个缘分和心性。你本性良善,方得我相助。但若日后心生贪念,或借此欺压他人,必遭反噬。”
刘三连连保证绝不敢忘本。
此后,刘三依旧每日虔诚上香,日子过得平稳踏实。他牢记狐仙的告诫,用富余的钱粮帮助屯里的孤寡老人,从不仗势欺人。而赵五则成了屯里人见人怕的“不倒翁”,整天胡言乱语,力大无穷,谁也奈何他不得,直到三年后的一场大病,才咽了气。他死的时候,有人看见一道红光从他屋里窜出,直奔后山而去。
老人们都说,这是狐仙收走了法术,也带走了赵五的魂魄。从此,靠山屯的人对保家仙既敬且畏,再无人敢虚情假意地供奉,更不敢轻易亵渎那些泥塑木雕的仙家凭体了。
而刘三,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无病无灾。临终前,他看见一个红衣女子站在床头,朝他微微一笑,便安然闭眼了。他死后,牌位和香炉都不翼而飞,只剩空空的供桌,仿佛从来没有什么狐仙来过一般。
只有屯里的老人茶余饭后,还会说起那个关于“泥偶仙”和“不倒翁”的故事,告诫后人心诚则灵,切莫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