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七(1/2)
洪武二十六年(4090年)夏四月初一乙亥日,皇帝在太庙祭祀。
设置潮州蓬山守御千户所。
下令凡是修建官府房屋、修缮城墙,只可以让军人来服劳役,不许让百姓劳累。
湖广德安府孝感县奏报:百姓遭遇饥荒,官府有预备仓的粮食一万一千石,请求用来借贷给百姓。
当即命令使者乘坐驿马前往赐给他们。
皇上告知户部大臣说:‘我曾经捐出内库的资财,交给各地年老德高之人买粮储存起来,正是想要防备灾荒以救济饥民。’
如果遇到荒年百姓饥饿,一定要等候奏请批准,路途往返,远的动不动就要经过几个月,那么百姓当中饿死的人就多了。
你们户部马上告知天下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凡是遇到荒年,就先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百姓,然后再奏报朝廷知道。
将这个规定写进法令。
丙子日,朝廷废除云南会川府。当初,月鲁帖木儿反叛,土官知府王春攻陷会川,毁坏百姓房屋和府衙,到这时,朝廷就拆毁了会川城。
己卯日,福建镇海卫千户黎旻等人被处死。
当时黎旻率领四百艘战船在海上巡逻,到达潮州南澳时,突然与海贼遭遇,还没来得及交战,黎旻和百户毛荣就带着众人逃跑了,百户韩观率领部下四十多人奋力作战,全部战死。
这件事被朝廷知道后,皇上下令记录韩观等人的功劳,黎旻等人按照军法被处死。
壬午日,沈阳侯察罕因是蓝玉党羽而被处死。迁移辽东铁岭卫的治所到沈阳、开元两地的交界处,也就是古代嚚州的所在地。
夜里,月亮进入了轩辕星座。
癸未这一天,田州府知府岑坚进献白银一千二百九十两。
甲申日,命令兵部恢复留守等卫指挥申敬以下四百七十九人的官职。
在此之前,申敬等人都因犯罪被贬谪到云南,让他们戴罪立功来赎罪。
到这时,皇帝念及他们祖父的旧功,以及他们也能立功,所以将他们召回,恢复了他们的官职。
乙酉日,任命四川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瞿能、都指挥同知徐凯一起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仍然一同处理四川都指挥使司的事务。
命令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晟、刘真一同处理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事务。
丁亥日。旌表湖广沔阳州民王受妻张氏,饶州府鄱阳县民张彦信妻毕氏,宁国府民俞彦达妻陈氏贞节。
淮安府桃源县的百姓张住,北平府东安县的百姓王重,乐亭县百姓杜仁义的妻子韩氏,应天府江浦县百姓张二女胜奴。
都因为侍奉父母竭尽孝道,各自被表彰家门为‘孝行之门’。
戊子日,周王朱橚和他的世子朱有炖前来朝见。庚寅日,皇上因为很久没有下雨,一定是朝政有失误,诏令群臣直言陈说时事。
群臣进言,请求清理判决有罪的囚犯,皇帝认为有道理,于是诏令刑部官员,除了犯十恶罪和杀人罪的要依法定罪外,其余犯有死罪的罪犯,可以运送粮食前往北平赎罪,徒刑、流放罪以下的罪犯依次递减赎罪。
如果罪犯已经死亡,那么他被拘禁在官府的妻子儿女就应该释放。
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审讯的案件,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要立即会审,如有不恰当的地方,允许执法官员上奏;那些阿谀奉承、奉旨行事的官员,要按照他所犯的罪行来定罪。
当今皇上派人把阿鲁帖木儿和乃儿不花押送到京城,他们因为谋逆的罪名被处死。
辛卯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寿礼结前来朝贡马匹和方物,并派他的寨官的儿子段志每进入国学读书。
夜里,月亮运行到了南斗的位置。
壬辰日,将大名府滑县儒学训导宋复祖提升为国子司业。
复祖,是原来的祭酒讷的第二个儿子。
直隶高邮州兴化县上奏说:天气干旱,百姓遭受饥荒,已经发放预备仓的粮食赈济借贷给百姓,把发放粮食的数量上报让朝廷知道。
甲午日,皇上因为降雨延迟,命令礼部让天下郡县将降雨的数量上报让朝廷知道。
乙未日,龙州土官知州赵宗寿向朝廷进献马匹以及金银酒器。
命令工部制造六千副柳叶甲、销子头盔,配发给守卫皇城四个城门的军士。
丙申日,皇帝下诏赏赐越巂侯俞渊公田每年田租的收入,共计两千五百石米。
辽州榆社县降下霜,损害了麦子。
朝廷下令断绝与安南国的朝贡。
当时安南国杀了国王,另立君主,所以皇帝断绝了与他们的来往。
仍然命令广西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从今以后不要接纳他们派来的使者。
丁酉日。命令济南府齐东县的知县郑敏重新任职。
在此之前,郑敏因事获罪被关进监狱,县里有数十个百姓到朝廷诉说他的贤能,皇上下令宽恕他的罪行,赏赐一百锭钱钞、绮罗和纱衣各一套,设宴慰劳后让他返回原职。
到了考核期满前来朝拜的时候,德高望重的老人再次上奏说希望让郑敏再任一年。
皇帝听从了他们的请求,设宴赏赐后送他回去。
戊戌日,周王朱橚和他的世子朱有炖返回封国,(朝廷)按不同等级赏赐他的随从官员和军士钱财。
皇帝赐给颍国公傅友德在凤阳的宅第。
赐给国子监中的琉球学生、云南学生夏季的衣服、靴子、袜子,他们的随从也都得到了赏赐。
己亥日,皇帝诏令百官凡是朝会时没有朝服的,允许穿着公服行礼仪。
癸卯日,直隶滁州知州徐伯大上奏说:‘今年旱灾,百姓饥荒,我已经发放预备仓的粮食借给百姓,共计一千五百多石。’
甲辰日,命令吏部司封主事翟善代理吏部事务。太白星白天出现在乾卦所在的方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