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六(2/2)
丁巳日,李文忠军抵龙潭,距敌不足二十里,有白气笼罩我军上空。有人说:“此乃胜敌之兆。”下午,探报敌兵将至。四更时分,新城守军知援兵至,缒下士卒通报敌情,约定次日清晨合击。李文忠召集诸将下令:“敌兵甚众,今当拼死力战,违令者斩!”黎明时分,军队正在进食,哨兵报告敌兵已至。李文忠令老弱守辎重,率精锐于营外列阵,分左右翼待敌。元帅徐大兴、汤克明领左翼,千户王英、叶旺协助;指挥张斌、元帅张俊为先锋,关忠、郭义协助;严德、王德领右翼,夏子实、陶文兴协助;中军由李文忠亲率。不久,见营右数里烟焰升腾,疑为敌兵,分派前龙游总制夏仲毅率后军守隘口防备。恰逢处州参军胡深派耿天璧率援兵赶到。李文忠重申军令,全军士气大振,奋勇直前冲击敌阵。两军交锋,李文忠跃马直冲敌中军,挡者立毙槊下,敌枭将周遇等溃败。谢再兴及苗军见状,惊骇失措,全军大溃,弃甲奔逃,自相践踏。我军追杀碾压,追奔十余里,溪水尽赤,死者数以万计。李文忠收兵会食,派指挥朱亮祖、张斌乘胜扫荡残敌,焚烧敌营数十座,俘获张士诚部同佥韩谦、理问滕忠、元帅周遇、萧寿山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数。张士诚第五子及李伯升仅率数骑逃脱。两军相持时大雾弥漫,战胜后天日清朗,将士无不欢跃。李文忠入城,胡德济出迎慰劳:“今日大胜,全赖相公之力!”皇帝闻李文忠大破张士诚军,甚喜,召其入朝觐见,赐予衣服名马,并对朱亮祖以下将士各有赏赐。
这个月,任命康茂才为神武卫指挥使。
三月初一,己未日。
辛巳日,平章常遇春平定赣州后率军班师。皇上在戟门颁赏,慰劳他说:‘将军在外辛劳,南平诸郡,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自岭以南,望风归附。此乃将军能宣扬朝廷威德,安定国家之功。论功行赏,我岂敢怠慢?今赐予布帛锦缎,以彰尔功,酬谢三军将士效命。赏赐酬功,爵位旌德,待天下太平,恩赏必当加厚。望将军激励三军,再图进取,建立更伟大的功业,更加彰显光辉,不负我所托付。将军当勉之!’常遇春答:‘臣所至皆胜,全赖主上妙算,非臣之能。’皇上赞赏他的回答。
癸未日,起居注宋濂请求回金华省亲,皇上赐予金银财物后允其归乡。宋濂回到金华,上表谢恩,并写信给太子(世子),劝勉其修身进学。皇上阅信甚喜,召见太子告诫:“我自幼历尽艰辛。如今你们衣冠华丽,饮食甘美,安居深宫,若不思奋发进取,便是自暴自弃。宋起居之言大有裨益,你要用心体会。”又遣使至金华,赐书褒奖宋濂,赏赐丝绸,并命太子亲笔回信致谢。时人皆感叹皇上礼遇士人之隆盛。
左相国徐达自湖湘地区班师回朝。
己丑日,参军胡深进攻建宁路的松溪县,攻克该城,俘获陈友定守将张子玉后返回。留元帅季彦文在当地安抚民众。
庚寅日,命令平章常遇春攻取湖广的襄阳等郡。皇上曾与徐达、常遇春讨论襄阳形势:“安陆、襄阳,地跨荆、蜀,是南北咽喉,兵家必争。今若不取,必为后患。何况沔阳新近归附,城中多有陈友谅旧部,两地相邻,极易被煽动。譬如树木,安陆、襄阳是树枝,沔阳是树干。树干若损,枝叶焉存?今应增兵守沔阳,同时出兵攻取安陆、襄阳,方为妥当。”至此,遂命常遇春率兵前往。
癸巳日,派遣赵好德携带纱罗绸缎及马鞍马辔赏赐方国珍。
庚子日,皇上对孔克仁说:“汉高祖起于布衣,终成帝王,原因何在?”孔克仁答:“因其知人善任。”皇上问:“依卿所言,仅此而已?”孔克仁答:“是。”皇上说:“周室衰微,天下分裂。秦能一统,却未能守成。陈涉首难,豪杰蜂起。项羽狡诈,南面称孤,不行仁义,自矜战功。高祖深知其强横暴戾,便以柔顺谦和应对;深知其暴虐,便以宽厚仁德补救,终克强敌。待项羽败死东城,天下传檄而定,故高祖不劳而成帝业。如同群犬追逐野兔,高祖则是张网坐待其成者。方今天下兵戈不止,豪杰并立,皆为劲敌。我据守江东,任用贤能,安抚百姓,待时而动。若仅凭武力与之角斗,则胜负难定。”
这个月,设置衡州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