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引蛇出洞(2/2)
残阳如血,斜照在雁门关外的荒漠古道上。耶律延禧亲率的辽军残部正迤逦东进,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却已不复昔日雄浑。兵士们马蹄踏处,扬起的沙尘混着霜粒,打在甲胄上沙沙作响,人人脸上俱是疲惫与茫然。耶律延禧立马高岗,望着前方连绵的土丘,心头那复燕云的热望尚未冷却,却不知死神的羽翼已在暗空中展开。
行至一处峡谷,两侧山岩如刀劈斧削,谷中朔风怒号,宛如鬼哭。耶律大石忽勒马止步,面色惊疑:“陛下,前方尘土大起,恐有埋伏!”话音未落,只听一阵凄厉的胡笳声自山谷深处骤起,悠长而悲凉,恰似为辽军送葬的挽歌。耶律延禧心头一震,勒马回望,却见身后烟尘滚滚,两侧山头上旌旗晃动,无数金军甲士如神兵天降,刀矛在残阳下闪着冷光,正是完颜娄室率领的精锐铁骑。
“不好!中了奸计!”耶律延禧失声惊呼,手中马鞭险些坠落。只见娄室立马高岩,银盔白袍在风中猎猎,声如洪钟般响彻山谷:“耶律延禧,我家元帅早已料你有此一劫,还不下马受降!”言罢,手中令旗猛地挥下,刹那间万箭齐发,如蝗群般遮天蔽日,朝着辽军阵中攒射而来。
辽军本就是惊弓之鸟,突遭伏兵,顿时阵脚大乱。弓弦响处,前排骑士纷纷中箭落马,惨呼声此起彼伏。未及反应,两侧山谷中杀声震天,金军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出,马蹄踏得大地隆隆作响,刀光剑影之中,辽兵如同麦秆般纷纷倒伏。耶律延禧身旁的亲卫拼死护驾,却哪里挡得住这蓄谋已久的雷霆一击。
“陛下快走!”耶律大石骤马冲至耶律延禧身边,他银枪挥舞,挡开数支射来的冷箭,脸上已是血迹斑斑,“金军伏兵势大,我军已无胜算,留得青山在,方有复国之日!”说罢,他一把抓住耶律延禧的马缰,欲待突围。
耶律延禧面色惨白,望着四下里纷纷投降的辽兵,有的抛了兵器跪地乞饶,有的被金军铁骑踏成肉泥,眼中的狂热早已化为恐惧。“大石……大石你……”他嘴唇哆嗦,竟说不出完整话语。
却见耶律大石忽然勒住战马,转头望向西方的茫茫戈壁,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深知耶律延禧刚愎自用又软弱无能,此番兵败必难再振,若随他同逃,不过是同葬荒野,大辽复国必无望。当下一咬牙,对耶律延禧拱手道:“陛下保重!臣……臣先行一步!”言罢,竟不向东突围,反而率领麾下数百亲骑,猛地向西冲去,银枪所指,竟在金军阵脚中杀开一条血路,烟尘起处,转瞬便消失在暮色之中。
“大石!你……你要背叛朕么?”耶律延禧嘶哑着嗓子呼喊,却只换来耶律大石远去的背影。此刻身边亲卫已死伤殆尽,唯有数名老弱残兵簇拥着他,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军,已是插翅难飞。
“陛下,快往夹山方向逃!”一名老军卒拼死将耶律延禧拽下马来,扶上一匹快马。耶律延禧回头望去,只见辽军大旗已倒,遍野都是跪地投降的兵卒,金军正在收缴兵器,喊杀声渐渐平息,唯有血腥气在寒风中弥漫。他腰间的龙纹佩不知何时已失落,宛如这摇摇欲坠的大辽江山。
残阳终于没入西山,夜色如墨般笼罩下来。耶律延禧伏在马背上,任由战马驮着他在荒野中狂奔,身后是娄室大军的喧嚣,身前是夹山深处的沉沉黑暗。朔风卷起他散乱的须发,眼中哪还有半分帝王威仪,唯有失魂落魄的茫然。他回头望了一眼燕云的方向,那里的月光曾是他复国的憧憬,此刻却只剩下冰冷的绝望。夹山的路,他曾以为是龙潜深渊,此刻才知,那不过是孤家寡人走向末路的最后一程。马蹄声在空旷的荒野中回荡,恰似为大辽王朝奏响的最后一曲哀歌,而他,便是这曲终人散时,唯一踉跄离场的孤伶伶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