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刘延庆避战(1/2)
郭药师叛降之事,于北辽而言直如折去一臂。那一日他率常胜军归降大宋时,曾呈递一道言辞恳切、情真意切的降表。表中先言自己身为汉人,对大宋山河向来心怀向往,早有归附之意,又道自己本对大辽忠心不二,鞍前马后不曾有半分懈怠,却不想萧后多疑善忌,屡屡猜忌于他,甚至欲除之而后快。他郭药师空有报国之志,却遭此凉薄对待,实乃走投无路之下,方率部归降,望大宋天子念其苦衷,容他效犬马之劳。
这郭药师久在辽国,对其地势军情、朝堂虚实俱是了如指掌,加之麾下常胜军战力强横,素为辽人所忌惮。大宋得此强援,自然喜出望外,赵佶当即封他为恩州观察使,仍令其掌管涿州诸军事,以示重用。随同归降的常胜军头目张令徽、刘舜仁等一干将领,也各有升迁,皆授以要职,着意安抚。这一干降将统归刘延庆麾下节制,大宋此举,既显宽厚之德,又望借常胜军之力,成克辽之功。
彼时北辽朝堂,闻得郭药师降宋之讯,直如惊雷贯耳。萧后闻讯,气得摔了茶盏,痛斥郭药师背主忘恩,却不知自己平日里对汉人将领多有猜忌,早寒了人心。而大宋这边,自得了郭药师等人,军中对辽国虚实更添几分了解,只道是天助大宋,克辽指日可待。
赵佶接到那道北辽降表时,御花园里海棠开得正盛,红肥绿瘦间自有一派融融春意。他展开黄绢上的字迹,目光扫过“望归化天朝”几字时,指尖竟微微发颤,案头金兽香篆轻袅,映得龙袍上的金龙似要腾云而去。
“终是不负朕望!”他掷表于案,击节而笑,袍袖拂得茶盏轻晃,琥珀色的茶汤便在盏中漾起细碎金波。早有近侍捧来舆图,天子朱笔蘸了朱砂,重重落在燕京之上,笔锋一拖便改作“燕山府”三字,墨痕未干便拍案道:“传旨刘延庆,着其即日起行,务必趁势克复燕京,勿使辽人有喘息之机!”
殿外黄莺恰恰啼过,赵佶负手望向窗外,只觉这大好春光皆作了王师得胜之兆。自联金灭辽之策定下,他便日日盼着燕云十六州重回版图,如今郭药师献涿而降,恰似天赐良机。那支令辽人胆寒的常胜军既已归附,再加上刘延庆的二十万大军,何愁燕山不克?念及此处,他不禁抚掌而笑,连赞“天佑大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