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糖博科技的初步发展,跨界融合(1/2)
糖心工作室与省博物馆达成长期合作的消息传开后,糖博科技的“古物修复设备研发”项目也正式提上日程。项目启动当天,傅博晟将苏家的通讯技术团队与傅家的设备研发团队整合到一起,在糖博科技的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项目研讨会,妖妖作为核心需求提出者,全程参与讨论。
会议一开始,傅博晟就将项目方向明确:“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研发出更适配古物修复场景的设备,既要解决现有设备‘精度不足’‘损伤风险高’的问题,还要结合苏家的通讯技术,实现‘远程协作’功能。今天主要听糖糖的需求,她是一线修复师,最清楚实际操作中需要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妖妖身上。妖妖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古物材质样本——有薄如蝉翼的宋代瓷片、纹理脆弱的清代丝绸、还有表面氧化严重的青铜器,逐一摆在会议桌上:“古物修复最忌讳‘过度干预’,尤其是陶瓷、丝绸这类脆弱材质,对温度、湿度的变化极其敏感。比如修复受潮古物时,现有除湿设备的温度波动范围在±5c,很容易导致釉面开裂或丝绸变形,所以新设备的温湿度控制精度必须达到±0.5c,还要有实时预警功能,一旦超出安全范围立刻停机。”
她拿起一片宋代瓷片,指尖灵气轻轻萦绕其上:“另外,设备的金属部件不能直接接触古物,需要包裹防刮擦的软质材料;操作界面要简洁,修复师在专注工作时,不需要复杂操作就能调整参数。”
研发团队的工程师们一边快速记录,一边忍不住提问:“苏小姐,±0.5c的温湿度精度,目前行业内只有高端实验室设备能达到,小型化到修复设备里难度很大,您觉得有必要这么高吗?”
“非常有必要。”妖妖语气坚定,“我之前修复过一件唐代三彩马,就是因为旧除湿设备温度波动了3c,导致马身的釉色出现细微裂纹,虽然最后修复好了,但还是留下了不可逆的痕迹。古物修复没有‘重来’的机会,精度必须做到极致。”
工程师们瞬间理解了需求的紧迫性,纷纷点头表示会攻克精度难题。此时,苏家通讯技术团队的负责人也开口:“苏小姐,关于远程协作功能,您希望实现哪些具体操作?比如实时传输修复画面,还是远程调整设备参数?”
“两者都需要。”妖妖补充道,“有时候遇到复杂的修复难题,需要请教外地的专家,但专家不可能随时到场。如果设备能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实时通讯模块,修复师就能实时向专家展示修复细节,专家也能远程指导调整设备参数,这样能大大提高修复效率,减少失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