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传承 (数年之后)(2/2)
一个扎着羊角辫、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仰起头,大眼睛里充满了疑惑:“沈老师,那后来为什么这个‘种子’会变坏呢?为什么会有人想用它来控制别人?”
这个问题让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沈怀安的目光越过孩子们,仿佛穿透了茂密的林冠,看到了五年前那场在星海中燃尽的烈火,看到了林晚晚最后决绝的眼神,看到了雷烈、铁砧,还有无数消逝在黑暗中的身影。
他收回目光,眼中没有痛苦,只有一种沉淀后的清明。他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孩子们齐平,声音变得更加轻柔:“因为它落到了一些害怕‘不同’的人手里。他们渴望确定性,害怕混乱,就像……”他再次寻找着孩子们能理解的意象,“就像想让整个大森林,只开出一种他们最喜欢的花,只允许一种他们觉得最好听的鸟儿歌唱。他们忘记了,森林的美丽,正在于它有千百种不同的花朵,有万千种各异的歌声。失去了多样性,森林就会死去。”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但“尊重差异”、“警惕绝对控制”、“连接的本质在于共享而非奴役”这些概念的种子,已随着沈怀安平和而坚定的讲述,悄然植入他们稚嫩而肥沃的心田。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血与火,但他们感受到了那份需要守护的、名为“自由”与“多元”的珍贵价值。
看着这些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沈怀安感到一种深沉的慰藉。他不再仅仅是那个力挽狂澜的守护者,更是一个播种者,一个引路人。他将过去的教训、牺牲的重量与未来的希望,小心翼翼地打包,传递到这些即将塑造下一个时代的手中。文明的延续,并非仅仅依靠技术的传承,更是理念与记忆的火炬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