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124章 曲阜之行

第124章 曲阜之行(2/2)

目录

北孔宗祠,庄严肃穆,历代祖先牌位森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陈旧木料混合的气息。此刻,祠堂内的气氛却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压抑而紧绷。

族长孔弘誉,年约六旬,面容清癯,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端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抄录的圣旨副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其子孔闻启,性情刚烈,侍立一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各房耆老、话事人济济一堂,或交头接耳,或沉默不语,目光中都充满了不安与疑虑。

孔闻简站在众人面前,尽量以平和的语气,将圣旨内容以及孔贞运带来的条件复述了一遍。

话音刚落,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祠堂内瞬间炸开!

“荒谬!无耻之尤!”孔闻启第一个跳了起来,指着孔闻简,怒不可遏,“朝廷夺我北孔嫡脉正统,将那孔贞运扶上衍圣公之位!如今,又要玩弄伎俩,将我等发配到万里之外的蛮荒海岛?这分明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要绝我北孔根基,永绝后患!什么‘绍圣公’?不过是裹着蜜糖的毒药,骗我等去那瘴疠之地送死!我等岂能上当!”

一位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族老孔弘勉,用拐杖重重杵地,声音颤抖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固执:“祖宗庐墓在此!孔林孔庙在此!我孔氏血脉,扎根曲阜已近两千年!岂能轻言离去?老夫年逾古稀,就是死,也要死在曲阜,埋在祖茔之侧,绝不踏足海外蛮夷之地一步!”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年老族人的共鸣,纷纷附和。

但也并非全是反对之声。中年一辈中,颇有见识的孔闻哲(孔闻简堂弟)站了出来,朗声道:“启弟此言,未免太过偏激,亦是小觑了朝廷格局,更小觑了我北孔男儿的胆魄!‘绍圣公’,乃实打实的世袭公爵,与衍圣公并列朝班!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北孔一脉,重新获得了与嫡系并尊的地位!在东瀛开学堂,建孔庙,执掌教化,将圣人之道播撒于异域,这是何等恢弘的功业?是何等光耀门楣的壮举?岂是困守于此,每日看着别人眼色,守着些祖产田亩,仰人鼻息所能比拟?此乃我北孔中兴之天赐良机!若因畏惧艰难而错失,他日必悔之晚矣!”

“海外蛮荒,岂是说说而已?”保守派的孔弘慎高声反驳,“听闻那东瀛,地震海啸频仍,瘴疠之气弥漫,倭人凶悍,语言如同鸟兽之语!此去分明是九死一生!我北孔子弟,读的是圣贤书,行的是仁义事,岂能去与那些化外之民厮混?祖宗之道统,岂容轻涉险地?”

务实派的孔闻和则忧心忡忡地提醒:“闻哲兄虽有壮志,但皇命难违啊!朝廷旨意已下,若我北孔断然拒绝,拂逆圣意,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恐非仅是无法获得‘绍圣公’之荣,甚至可能招致……灭门之祸啊!”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不少人心上,让一些激愤的人顿时冷静了几分,面露惧色。

“哼!孔贞运!”孔闻启再次将矛头直指未在场的衍圣公,咬牙切齿,“他此番前来,假借朝廷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分明是怕我北孔留在曲阜,终有一日会威胁到他的地位!故而想出这驱虎吞狼、借刀杀人之计!其心可诛!”

议事厅内吵作一团,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支持东渡的以孔闻简、孔闻哲为首,极力陈说机遇难得、皇命难违、功在千秋;反对者则以孔闻启和老族老孔弘勉为核心,强调风险巨大、背井离乡、中了南孔诡计。双方势同水火,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不欢而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