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 > 第81章 秦王世子(1)

第81章 秦王世子(1)(1/2)

目录

西安城的天空,是一种清透而高远的湛蓝,如同上好的钧窑瓷釉,阳光洒下,为这座千年古都的飞檐斗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晖。这光景,若让七八年前,那些历经了万历末年以来连年大旱、赤地千里的老陕们瞧见,定会以为是梦中幻境。

改变,始于当今天子——天启皇帝朱由校,约莫天启七年,落水濒临死亡而后复生的,陛下仿佛脱胎换骨。坊间秘传,陛下乃真龙转世,梦中有龙魂入体,授以经天纬地之学,更赐下沟通天地的无上秘宝,可调风雨,增国运。自此,大明朝的运势,竟真的开始扭转。

最显着的,便是这气候。曾经困扰陕西多年的干旱,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悄然抚平。风调雨顺,连年丰稔。而陛下借“龙魂”之力所赐下的“仙种”——亩产惊人的红薯、土豆、金灿灿的玉米,更是迅速在关中平原乃至整个西北推广开来。饥饿,这个纠缠了陕西几代人的噩梦,似乎真的远去了。

更令人称奇的是,陛下似乎对陕西这片土地格外眷顾。一种名为“苹果”的珍果,被大力推广种植。说来也怪,这陕西的黄土,竟像是天生为这苹果准备的,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红,脆甜多汁,滋味远胜他处。不过数年功夫,“陕西红苹果”的名头便响彻大江南北,成为达官显贵、民间富户争相购买的佳品。通往东、南方向的官道上,满载着红艳艳苹果的商队终年不绝,西安城也因此愈发繁盛,商铺林立,客商云集,酒肆茶馆终日喧闹,俨然一派盛世气象。

然而,钦差大臣陈宝玉站在行辕的望楼上,远眺着这座生机勃勃的城池,眉头却未曾舒展。他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沉浸于这繁华盛景的喜悦,反而笼罩着一层与这朗朗晴空格格不入的凝重。

陛下圣明,泽被苍生,这自是臣民之福。但阳光越是炽烈,照不到的阴影便越是深邃。陛下远在京师,却难以洞察到这盛世光华之下,每一处具体的人心鬼蜮。

他手中紧握的,是从陕西粮道衙门那个神秘消失的钱师爷处搜得的暗账译稿,以及刚刚核验完毕、显示巨大亏空的府库账册。这两份东西,像两块冰,冷彻心扉。它们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在这片由陛下努力了七载刚刚恢复生机的土地上,有一股巨大的蛀虫,正在疯狂啃噬着国运的根基!而所有的线索,都隐隐指向那座位于城东北、沐浴在秋日暖阳中、更显巍峨壮丽的秦王府。

世子朱存枢……这位陛下的宗亲,在天下承平、陕西日渐富庶的这几年,非但没有恪尽职守,藩屏皇室,反而其贪欲似乎也随着这“盛世”水涨船高。陛下推广新粮,是为了活民,而有人,却可能将手伸向了养育百姓的军粮;陕西苹果畅销四海,利润丰厚,而这巨大的财富流中,又是否夹杂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陈宝玉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还隐约飘荡着苹果的甜香,但这甜香此刻在他闻来,却混合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铜锈和腐败的气息。陛下以惊天魄力推行新政,是希望缔造一个强大的大明。但若这基层的蠹虫不除,尤其是盘踞在龙兴之地的巨蠹,那么再强的国运,也可能被一点点侵蚀殆尽。

“陛下可改天时和地利,却难测人心。”陈宝玉低声自语,目光锐利如刀,“陛下,您创造出的这片繁华,正好让那些魑魅魍魉,显形得更加清晰了。臣,便替您来做这刮骨疗毒之人。”

他需要的,不再是普通的证据,而是一枚能在这“盛世”表象下,激起惊涛骇浪,能让所有试图依附在国运之上吸血蛀虫都无所遁形的“惊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