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似曾相识的轮廓(2/2)
“老师?您也坐这儿吗?”小宇——或许就是小宇——抬头看她,眼里的疑惑像极了当年那个攥着润喉糖不敢递过来的孩子。胡一菲在他对面坐下,翻开书,目光却忍不住一次次瞟向他:他握笔的姿势和当年一样,食指会轻轻敲着纸面;他思考时会皱起眉头,眉心挤出个小小的川字;他翻书时总爱用指尖先捻起页角,生怕弄皱了纸——这些小动作,和记忆里的小宇重合得严丝合缝。
中场休息时,小宇起身去接水,胡一菲瞥见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写着“社区儿童心理援助计划”几个字,旁边画着只举着爱心的卡通猫。她突然想起去年社区公示的优秀志愿者名单里,有个叫“林宇”的大学生,负责的正是当年她支教的片区。
“你是在做社区志愿活动吗?”胡一菲终于忍不住开口。
小宇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老师怎么知道?我在帮那边的孩子做心理疏导,他们好多人像我小时候一样……不太敢说话。”他挠了挠头,笑起来时梨涡更深了,“我小时候特别怕生,多亏当年有个老师总鼓励我,还送我蜂蜜水喝。”
胡一菲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看着小宇手腕上的月牙疤,看着他笔记本上的卡通猫,看着他喝蜂蜜水时满足的样子,突然明白——所谓时光的礼物,从来不是让你留住过去,而是让你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看见那些被你淡忘的善意,正以另一种方式悄悄生长。
“那个老师要是知道你现在在做同样的事,一定会很开心。”胡一菲的声音有点哽咽。
小宇眼睛亮了亮:“真的吗?其实我选心理学专业,就是因为她。她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颗会发光的种子,需要有人帮它浇水’。我想做那个浇水的人。”
阳光穿过窗户,落在两人之间的书页上,把“儿童认知发展”几个字照得格外清晰。胡一菲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比她高出半个头的少年,突然想起当年送他离开时,他仰着头说“老师再见”,小小的身影在夕阳里晃成个模糊的点。
原来所谓“眼熟”,不过是时光在提醒你:你播下的种子,早已在别处长成了参天大树。
小宇接完水回来,手里多了颗润喉糖,和当年那颗一模一样。“老师,您讲课辛苦了。”他把糖放在桌上,像当年那样,悄悄推到她手边,“这个牌子的蜂蜜味最甜,我找了好久才买到。”
胡一菲拿起糖,糖纸在阳光下泛着微光,里面裹着的,仿佛不是糖果,而是一整个闪闪发光的夏天。她突然笑了,像当年那样揉了揉他的头发——指尖穿过柔软的发丝,触到温暖的头皮时,她清晰地感觉到:有些故事,从来没有结束,只是换了种方式,在时光里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