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天宇协助完善分镜(2/2)
“手写的‘勘亭流’。”天宇拿起笔,在速写本上写了个“酒”字,笔画粗中有细,带着点随性的弧度,“大阪人嫌印刷字‘太正经’,居酒屋的字都找老书法家写,写的时候故意让最后一笔拖长点,像在说‘进来喝一杯嘛’。”
关谷跟着临摹,笔尖在纸上拖出长长的捺脚,果然比之前的印刷体多了几分热情。他抬头时,看见天宇正在补画石板路上的青苔,不是成片的绿,而是顺着石板缝隙蔓延的细痕,靠近墙角的地方稍密,路中间被踩得多的地方几乎没有。
“青苔也有讲究?”
“当然。”天宇指着画中一处凹陷的石板,“这里积雨,青苔会比别处厚,踩上去容易滑,老主顾都知道绕着走,时间长了,旁边会踏出一道浅沟。”他添了几道细密的脚印,从石板边缘绕过凹陷处,“你看,这样一走,路就活了。”
窗外的阳光爬到画稿上时,分镜里的大阪街道渐渐“活”了过来:斜挂的暖帘带着毛边,三分歪的邮筒守着街口,居酒屋的吧台上溅着酱油渍,石板路的青苔顺着缝隙爬,脚印绕开积水的凹坑——连空气里都像飘着清酒混着烤秋刀鱼的香气。
关谷翻到分镜的最后一格,画的是深夜的街道,居酒屋的灯还亮着,暖帘在风里轻轻晃。他犹豫了一下,在门口添了个蹲坐的人影,手里拿着瓶清酒,脚边放着个空酒瓶。
“这是……”
“佐藤屋的老板。”关谷的声音有点轻,“我爷爷以前总跟他蹲在门口喝酒,老板说‘暖帘歪点,人心才能正’。”他看着天宇,“你速写本里的细节,比照片还真,就像……就像你天天泡在那些巷子里似的。”
天宇合上速写本,阳光刚好落在封面上——那里印着行小字:“大阪住吉区,松本家隔壁”。他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把那碗味增汤往关谷面前推了推:“快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跟居酒屋的老味道一样,得趁热。”
关谷端起汤碗,热气模糊了镜片。他忽然觉得,天宇添的那些细节,从来不是来自什么照片或纪录片,而是藏在某个被时光记住的角落,等着被懂的人,一笔一笔,重新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