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暗影中的獠牙与合纵连横(1/2)
陈默的病倒,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看似稳固的水面下激起了汹涌的暗流。他不仅是陈家的定海神针,更是默薇资本乃至其关联的庞大商业网络的精神象征。他的暂时隐退,让许多潜伏在暗处的势力,嗅到了可乘之机。
陈曦在返回“金梭”项目组后,明显感觉到周围气氛的微妙变化。一些原本合作顺畅的关联部门,在流程审批和资源协调上,开始出现莫名的拖延和推诿。周启明也私下提醒他:“树大招风,现在很多人都在盯着你和你的家庭。做事要更加谨慎,有些敏感环节,要学会借力,不要事事亲力亲为,给人留下把柄。”
陈曦明白,这是父亲病倒后,某些人试图通过给他制造麻烦,来间接试探和施压陈玥,甚至动摇默薇资本的根基。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金梭”核心技术的深化和“方舟”预案的完善上,同时,也第一次主动动用自己在“金梭”项目中积累的、超越普通商业层面的人脉资源,不动声色地化解了几起针对项目外围的刁难。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告诉那些觊觎者,陈家的长子,并非只有技术。
与此同时,陈玥在默薇资本内部感受到的压力更是陡然增大。父亲病倒的消息传出后,之前被她强力压制的守旧势力残余,以及那些因改革利益受损的外部关联方,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更加活跃地串联起来。
他们不再进行正面的对抗,而是采取了更隐蔽、也更难防范的“软刀子”。先是几家长期合作的、背景深厚的地方银行,以“风险控制”为由,突然收紧了对默薇资本部分项目的信贷额度;紧接着,几个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商,以“设备检修”、“产能不足”为借口,推迟了关键材料的交货期;甚至,在某个重要的海外基建项目竞标中,默薇资本的联合体莫名其妙地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但背景神秘的新加坡公司。
这一切的“意外”,都发生在陈默病倒后的短短几周内,其协调性和针对性之强,让陈玥确信,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联合围剿。对手隐藏在暗处,利用其在政商两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正在从资金链、供应链和市场订单等多个维度,对默薇资本进行全方位的挤压。
“他们想在我立足未稳,爸爸又病倒的时候,把我们逼到墙角,要么屈服,要么崩溃。”陈玥在核心团队会议上,冷静地分析着局势,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只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反而愈发锐利的锋芒。
她知道,单凭默薇资本一己之力,很难同时应对来自多个方向的明枪暗箭。她必须寻找盟友,必须“合纵连横”。
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父亲陈默多年经营,并非没有真正的朋友和战略伙伴。她亲自拜访了几位与父亲交情深厚、且在能源、金融等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叔伯辈人物。她没有诉苦,而是清晰地阐述了默薇资本转型的战略意义,以及当前遭遇围剿对国内相关产业链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她的坦诚和远见,赢得了部分老一辈企业家的理解和有限度的支持,这为她争取到了一定的缓冲空间和资源。
但陈玥清楚,要真正打破困局,还需要更强大的外力。她想到了哥哥陈曦所在的“金梭”项目所代表的战略高度,也想到了自己新材料联盟所触及的未来产业。
她做了一件极其大胆,也极具风险的决定。她通过特殊渠道,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保障战略性新材料供应链安全与抵御外部不合理打压的紧急报告》。报告中,她详细列举了默薇资本及联盟企业在推动新材料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遭遇的“隐形壁垒”和“协同打压”,并指出,这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生存,更可能影响到国家在相关前沿领域的布局和供应链安全。
这是一步险棋,相当于将企业层面的商业竞争,提升到了国家产业安全的层面。她在赌,赌国家不会坐视具有战略价值的企业和产业,被外部势力和内部买办联手扼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