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新战场与新规则(2/2)
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转向。
第一,联盟立刻启动针对ISc认证标准不合理性、歧视性的法律诉讼程序,同时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相关机构提起申诉,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虽然过程漫长,但必须从规则层面进行反击。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步,陈玥决定联合国内相关的行业协会、顶尖研究机构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律所和咨询公司,共同发起制定中国自己的、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绿色材料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
“我们要用更科学、更严谨、更符合全球产业发展现实的标准,来对抗他们那种脱离实际、纯粹为了设置壁垒的‘幽灵标准’!”陈玥对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们说,“我们的标准,不仅要服务于国内企业,更要力争成为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中国方案’!”
这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涉及复杂的科学评估、利益平衡和国际话语权争夺。但陈玥知道,这是打破困局、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
就在陈玥全力推动“中国标准”制定的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盟友”,主动找上了门。
来访者是欧洲一家中型环保技术认证公司的cEo,名叫施耐德。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在碳足迹核算和生命周期评估领域拥有很高的专业声誉,近年来因其独立客观的立场,与ISc背后的那些巨头关系紧张。
“陈女士,我关注您和您的联盟很久了。”施耐德开门见山,语气坦诚,“ISc的那个新认证,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阴谋,它玷污了环保事业的纯洁性。我们公司拥有完善的碳足迹核算模型和数据库,愿意与您的联盟合作,基于更科学的方法,为你们的企业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碳足迹评估报告,作为你们应对ISc和法律诉讼的有力证据。”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施耐德公司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可以有效对冲ISc的恶意指控。
陈玥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评估了合作的可能性和风险。在确认施耐德公司的背景和动机相对单纯后,她接受了这份合作。这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订单危机,更是为中国自己的标准制定,引入了一个国际层面的专业支持和验证渠道。
东西方两座城市,兄妹二人不约而同地踏上了新的战场——规则制定的战场。陈曦要代表“金梭”,在国际金融标准的殿堂里,为中国技术争取话语权;陈玥则要带领她的联盟,在绿色标准的领域,为中国制造打破壁垒,开辟新路。
他们都明白,真正的竞争,早已超越了技术和产品本身,上升到了规则和标准的主导权之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甚至更能决定长远命运的战争。他们手中的武器,不再是代码或材料,而是理念、数据和在国际舞台上据理力争的勇气与智慧。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他们已然亮剑,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