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 > 第6章 食堂的机遇

第6章 食堂的机遇(1/2)

目录

第二天到了食堂,气氛明显有些微妙。

刘班长安排活儿的时候,依旧是不苟言笑,但让我去给主灶的杨师傅打下手,处理一些更精细的食材,比如切肉丝、剁肉馅。这算是学徒工里比较“高级”的活儿了,往常多是杨师傅的亲信徒弟负责。

杨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脸上总没什么表情,话也少,但一手厨艺在食堂是顶梁柱。他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只是指了指旁边一盆需要切丝的里脊肉。

我明白,这是刘班长对我前两天表现的一种默许和试探。他或许听说了我和易中海、许大茂的冲突,想看看我这个突然“开窍”的何雨柱,到底是真有了点城府,还是只是一时冲动。

我没多话,拿起刀就干。当当当……刀落在案板上的声音均匀而密集,肉丝切得细如发丝,均匀一致。这是原主的基本功,加上我穿越前对刀工的些许理解,做得更是到位。

杨师傅偶尔瞥过来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讶异,但依旧没吭声。

许大茂今天没来食堂晃悠,估计是觉得没趣,或者憋着什么坏。易中海在厂里是钳工车间的,跟食堂不搭界,暂时手还伸不过来。

中午开饭前,食堂后门来了个穿着干部服的中年人,是厂里后勤处的李副处长,分管食堂这一块。他皱着眉头走进来,对刘班长说:“老刘,晚上厂里有个接待任务,机械局的领导过来考察,要在小食堂安排一桌。杨师傅主灶没问题,就是这菜色……能不能琢磨点新花样?老是红烧肉、白菜粉条,领导都吃腻了。”

刘班长一脸为难:“李处长,不是我不想弄新花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就仓库里那点东西,猪肉、白菜、土豆、萝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实在变不出花来。”

李副处长也知道情况,叹了口气:“尽量想想办法,至少做得精致点。”

两人正说着,目光扫过后厨。我正把切好的肉丝放进盆里,旁边还有一盆焯好水、准备用来凉拌的白菜心。

我心里一动。这是个机会!一个或许能让我在领导面前露脸,甚至改变现状的机会。

我放下刀,走了过去,微微躬身:“李处长,班长,杨师傅。”

三人都看向我。

刘班长皱眉:“何雨柱,什么事?”

“李处长,班长,”我态度恭敬,但语气不卑不亢,“我刚才听领导说接待菜色的事。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副处长打量了我一下:“你是……何雨柱?何大清的儿子?”

“是,李处长。”

“你说说看。”李副处长似乎来了点兴趣。刘班长和杨师傅也看着我。

“咱们厂食材有限,做大鱼大肉不现实。但可以在做法和搭配上动动脑筋。”我组织着语言,尽量符合这个时代的认知,“比如这白菜,不一定非要炖或者炒。可以把最嫩的菜心单独取出来,用开水快速焯一下,保持脆嫩,然后用芝麻酱、盐、一点点醋和蒜末调个汁儿淋上去,做成‘麻酱白菜心’,清爽开胃。”

我指了指那盆白菜心,继续说道:“还有这猪肉,里脊肉切丝,可以不用惯常的炒,而是用滑熘的方法。肉丝上浆锁住水分,温油滑熟,保持嫩滑,然后用葱丝、姜丝、料酒、盐和一点点糖醋汁快速翻炒出锅,做成‘滑熘里脊丝’,口感比普通炒肉丝要细腻。”

“另外,咱们不是有土豆和粉条吗?土豆可以切成极细的丝,清水漂洗掉淀粉,用热油快速炸到金黄酥脆,撒上椒盐,就是一道‘椒盐土豆丝’,可以当个零食或者下酒菜。粉条可以用肉末、黄酱、葱花熬个炸酱,配上黄瓜丝,让领导们自己拌着吃,也算是个互动,叫‘小碗干炸’配菜码。”

我一口气说了几个菜式。这些在后世都是普通家常菜,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烹饪手法相对单一的五十年代,尤其是大锅饭为主的食堂,听起来就有点“新鲜”和“精致”了。

李副处长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刘班长和杨师傅也露出思索的表情。

“麻酱白菜心……滑熘里脊丝……椒盐土豆丝……小碗干炸……”李副处长喃喃重复了一遍,猛地一拍大腿,“好!这几个菜名听着就挺像那么回事!既有常见的材料,做法又有点新意!老刘,杨师傅,你们觉得呢?”

刘班长看向杨师傅。杨师傅沉默了片刻,难得地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做法上……可行。麻酱调汁是关键,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滑熘对火候要求高。炸土豆丝要快,不然软了。炸酱要熬到位。”

他这是肯定了菜式的可行性。

刘班长见状,立刻表态:“既然杨师傅觉得可行,那我们就试试?何雨柱,这几个菜,你都会做?”

我连忙谦虚地说:“班长,我就是瞎琢磨,知道个大概流程。具体操作,还得杨师傅掌勺,我给您打下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