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72章 马来亚的痛,葫芦的怒

第172章 马来亚的痛,葫芦的怒(1/2)

目录

“和平号”沿着马来半岛的海岸线向北航行,龙渊站在甲板上,感受着从陆地传来的阵阵痛苦波动。这片土地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苦难,而他的心灵也与之共鸣。

“我们收到消息,日军在马来亚实施了残酷的‘肃清’行动,”周文彬的声音沉重,“大量华侨被屠杀,整个村庄被焚毁。”

苏雨晴的玉佩剧烈震动,她眼中含泪:“这片土地的痛苦...太深重了。我能听到无数冤魂的哭泣。”

龙渊闭上眼睛,通过和谐之力感受马来亚的境况。他看到了令人发指的景象:华侨被集体枪杀,妇女儿童惨遭屠戮,繁华的市集变成刑场,橡胶园中堆满尸体...

“日军为什么要特别针对华侨?”赵峰愤怒地捶打栏杆。

林义雄站在一旁,眼中燃烧着怒火:“因为南洋华侨一直全力支持祖国抗战。日军想要通过恐怖手段震慑我们,瓦解我们的抵抗意志。”

龙渊胸前的闹闹开始发出不寻常的震动。五种自然之力在和谐之力的统合下本应平和流转,但此刻却激荡起愤怒的波纹。这是闹闹第一次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情感。

“连葫芦都在愤怒,”苏雨晴轻声道,“它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痛苦。”

龙渊将手放在闹闹上,感受着它的情绪。这个陪伴他走过无数战火的器灵,此刻正为马来亚华侨的遭遇而震怒。这种愤怒不是破坏性的,而是一种对生命尊严被践踏的强烈抗议。

“我们必须在马来亚做点什么,”龙渊睁开眼睛,目光坚定,“不能任由这种暴行继续。”

在林义雄的引导下,“和平号”驶向马来亚西海岸的一个小渔村。这里是华侨抗日组织的一个重要联络点,但当他们抵达时,看到的只有废墟和灰烬。

渔村已经被日军摧毁,只剩下断壁残垣。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焦糊的气味,海风中似乎还能听到遇难者最后的呼喊。

“三天前,日军来到这里,”一个幸存的老华侨哽咽着说,“他们说村里藏匿抗日分子,把所有人都...都...”

老人说不下去了,只是指着村外新堆起的土坟,老泪纵横。

龙渊走到土坟前,深深鞠躬。通过和谐之力,他感受到了地下数百个冤魂的痛苦与不甘。这些普通的渔民、农夫、小贩,只因为身为华侨,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闹闹在龙渊胸前剧烈震动,绿色的光芒中夹杂着愤怒的红色。这是葫芦之怒,是对无辜者被害的强烈抗议。

“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龙渊对幸存者们说,“不仅是复仇,更是为了告慰逝者,保护生者。”

在龙渊的带领下,幸存者们开始重建村庄。但这不是普通的重建,而是融合了自然之力的特殊工程。

龙渊通过和谐之力,引导植物快速生长,用藤蔓和树木构建隐蔽的防御工事;他净化土地和水源,消除日军的污染;他甚至唤醒地脉能量,在村庄周围形成一道无形的保护屏障。

更神奇的是,在龙渊的引导下,村中的一棵古树开始发出柔和的光芒。这棵“守护之树”成为了村庄的灵魂,它的根系深入地下,连接着所有遇难者的安息之地;它的枝叶伸向天空,为生者提供庇护。

“这棵树...它在守护我们,”幸存者们惊讶地发现,“昨天几个日军巡逻兵想进村,结果在村口迷路了整整一天。”

类似的保护在多个遭受日军摧残的华侨村落中出现。龙渊无法拯救已经逝去的生命,但他可以用自然之力保护那些还在挣扎求生的同胞。

然而,龙渊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马来亚的抗战场面,让华侨们有能力保护自己。

在龙渊的建议下,马来亚的华侨抗日组织开始改变策略。他们不再与日军正面冲突,而是利用热带雨林开展灵活的游击战。

更关键的是,龙渊教会了他们如何与马来亚的自然之力建立连接。虽然他们不能像龙渊那样操控自然,但学会了倾听自然的提示,利用雨林、河流、山丘来保护自己。

“雨林是我们的盟友,”一个华侨游击队员兴奋地报告,“昨天我们按照您教的方法,请求雨林帮助我们隐藏踪迹。结果日军追兵就在我们眼前走过,却完全没发现我们。”

类似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华侨游击队的伤亡大幅下降,而战果却不断提升。他们开始称龙渊为“雨林守护者”,认为他带来了自然的祝福。

但龙渊胸前的闹闹依然愤怒未消。葫芦能感受到,仍有无数华侨在日军的铁蹄下受苦。它想要做更多,想要更直接地帮助那些受苦的同胞。

一天深夜,龙渊在冥想中与闹闹深度沟通。葫芦向他展示了一个惊人的能力——它可以将自然之力暂时赋予普通人,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与自然沟通的能力。

“这太危险了,”龙渊有些犹豫,“普通人可能无法承受这种力量。”

但闹闹坚持这个想法。它向龙渊展示了一个画面:一群华侨游击队员在自然之力的帮助下,成功救出了一批即将被处决的同胞。

龙渊最终被说服了。他选择了一支经过考验的华侨游击队,尝试将一小部分自然之力赋予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