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葫芦戏寇我在北平扒裤衩 > 第159章 草原之夜,篝火旁的历史与传承

第159章 草原之夜,篝火旁的历史与传承(2/2)

目录

一个回族战士讲述了回族同胞在全国各地抗日的事迹;一个满族猎人分享了满族在长白山抗日的故事;蒙古族牧民则唱起了歌颂抗日英雄的歌曲。

周文彬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团结——不是抹杀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

赵峰点头:“就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才是稳定和繁荣的基础。”

夜深了,但篝火旁的人们毫无睡意。巴图老人拿出一个古老的木盒,郑重地交给龙渊:“这是村里世代相传的宝物,据说与草原守护者有关。如今,该是它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龙渊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把古老的匕首。匕首的刀柄上镶嵌着七颗宝石,但其中三颗已经失去了光泽。

“七颗宝石代表七位自然守护者。”巴图老人解释,“传说当七颗宝石全部亮起时,自然将恢复平衡。”

龙渊仔细观察匕首,发现那三颗失去光泽的宝石,正好对应着他已经获得的三种自然之力。而闹闹和玉佩在接近匕首时,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明白了。”龙渊说,“这把匕首能够感应自然意识碎片的状态。当我们找到所有碎片时,它就会完全苏醒。”

就在大家沉浸在历史与传承的氛围中时,苍狼虚影突然警觉地站起身,望向东方。

龙渊也感应到了异常:“有敌人靠近,是日军!”

原来,日军情报部门已经得知龙渊小队的行踪,派出一支特种部队前来围剿。

巴图老人镇定自若:“不必担心,草原会保护她的孩子。”

在巴图老人的指挥下,村民们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他们熄灭篝火,收拾场地,仿佛经常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日本人经常来扫荡,我们早有准备。”巴图老人解释道,“跟我来,带你们去一个安全的地方。”

老人带领小队来到村落后方的一处山丘。山丘看似平常,但巴图老人在一块岩石上按了几下,一个隐蔽的洞口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藏兵洞,千百年来保护了无数草原儿女。”巴图老人自豪地说。

洞内宽敞干燥,储存着食物和饮水,甚至还有简单的医疗用品。更令人惊讶的是,洞壁上刻满了古老的壁画,描绘着草原的历史和传说。

在等待日军离开的过程中,巴图老人为小队解读壁画的内容。壁画不仅记录了历史,还隐藏着关于自然守护者的信息。

“看这里,”巴图老人指着一幅壁画,“这描绘的是七位守护者分别时的场景。他们约定,当人类真正理解自然之时,他们将再次相聚。”

另一幅壁画显示,七位守护者的力量分别隐藏在世界各地:森林在西南密林,沙漠在西北大漠,海洋在东海深处,山脉在北方群山,天空在西藏高原,地下在四川盆地,极地在东北雪原。

“这些地点与我们已知的信息吻合。”周文彬对比着之前的记录,“但天空、地下和极地的具体位置更加明确了。”

突然,洞口传来警报——日军已经发现了这个藏身之处,正在试图进入。

“不必担心,”巴图老人镇定地说,“这个洞穴只有一个入口,易守难攻。而且...”

老人话未说完,洞内突然响起一阵低沉的轰鸣声。洞壁开始发光,那些古老的壁画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强大的能量。

龙渊感受到这股能量与闹闹同源,但更加古老和强大。是草原之灵在保护它的传承者!

洞口处,试图闯入的日军士兵被无形的力量弹开,无法越雷池一步。

僵持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日军终于放弃围剿,撤离了村落。

危机解除后,小队准备继续行程。临行前,巴图老人送给龙渊一本古老的书册:“这是用传统蒙古文写成的草原史册,里面可能隐藏着更多关于自然守护者的秘密。”

龙渊郑重收下这份厚礼:“我们一定会好好研究,不辜负老人家的信任。”

重新登船后,龙渊翻阅那本古老的史册。虽然看不懂蒙古文,但书中的插图和符号与闹闹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周文彬尝试用仪器扫描书册,发现书中隐藏着特殊的能量印记:“这些印记与自然之力共振,可能是一种古老的记录方式。”

苏雨晴的玉佩在接近书册时也发出柔和的光芒,书中的某些符号仿佛在回应这种光芒。

“看来,我们需要找到能解读这本书的人。”龙渊合上书册,望向远方。

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新的感悟。草原之夜让他们明白,抗日不仅仅是军事斗争,更是文化传承和自然和谐的保卫战。

苍狼虚影在船头凝望东方,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融合了草原之灵的感悟后,它变得更加灵动和深邃,仿佛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

前方,黄河拐过一个弯道,视野豁然开朗。水天相接处,一轮红日正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新的旅程,新的领悟,龙渊小队带着草原的祝福,向着东海的方向坚定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