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葫芦的“回归自然”生态改造计划(2/2)
龙渊笑了笑,这只是开始。
他如法炮制,在多个游击队经常活动、需要隐匿行踪的区域,选择性地“催生”了大量具有刺激性气味或能分泌黏液的植物,形成了一道道无形的“气味干扰带”。他还让闹闹轻微改变了一些关键小路旁的土壤结构或坡度,使其变得更加湿滑难行,或者让一些本就脆弱的岩石处于临界状态,敌人一旦用力攀爬或踩踏,就可能引发小范围的滑坡或落石。
最令人叫绝的是对蚂蟥和蚊虫的“引导”。
华南丛林的蚂蟥和蚊虫是所有人的噩梦。龙渊尝试让闹闹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对这类嗜血昆虫具有“安抚”或“驱离”效果的能量场,范围不大,刚好能覆盖游击队员临时休息的小片区域。
效果立竿见影。在龙渊实验的那个小山坳里,队员们惊讶地发现,原本无处不在、闻着人味儿就往上扑的蚂蟥和蚊子,竟然变得“兴趣缺缺”,即使靠近,也会犹豫着绕开,仿佛那里有什么让它们不舒服的东西。
“神了!真神了!”一个饱受蚊虫叮咬之苦的北方队员激动得差点哭出来,“龙队,以后你走哪儿我跟哪儿!这比啥蚊香都管用啊!”
龙渊将这个发现迅速推广。他指导队员们如何识别几种常见的、具有一定驱虫效果的植物(如艾草、香茅等),并让闹闹在游击队常驻的营地周围,大规模地、微量地催化这些植物生长,形成天然的驱虫屏障。同时,他也制作了一些小巧的、被闹闹能量“浸润”过的植物香囊,分发给队员随身携带,虽然效果不如固定区域的能量场,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虫骚扰。
这套被队员们戏称为“龙神仙的回归自然生态改造计划”的战术体系,开始悄然改变粤北山区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
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的军犬在进入某些区域后,会变得焦躁不安,嗅觉失灵,甚至拒绝前进。一些原本通畅的小路,变得异常难行,时常有士兵滑倒摔伤,或者被突然滚落的石块砸中。更让他们崩溃的是,在一些他们确认有游击队活动的区域进行潜伏或搜索时,往往会遭到蚂蟥和蚊虫疯狂的围攻,苦不堪言,而游击队似乎却能在这些区域安然无恙。
“八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被蚊子咬得满脸包的日军中队长暴跳如雷,“为什么那些土八路像山里的鬼一样,虫子都不咬他们?!难道他们真的是山精妖怪不成?!”
谣言开始在日军士兵中蔓延,说华南的深山里有守护山林的“山鬼”在帮助游击队,能让草木成兵,让虫蚁助战。这种源自未知的恐惧,比面对枪林弹雨更让人胆寒,严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和搜索效率。
而“南岭火种”游击队,则在龙渊这套“生态战术”的庇护下,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发展之机。他们活动更加自如,伤员恢复速度加快,士气空前高涨。罗队长现在看龙渊的眼神,已经完全像是在看一座会移动的宝库。
“龙同志,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上级为啥把你派来!”罗队长感慨道,“你这哪是来帮忙的,你这是来给咱们游击队‘开光’、给这片大山‘点化’来了!”
龙渊站在一处经过“生态改造”的高地上,望着脚下这片在他的“伙伴”影响下,正悄然发生着微妙变化的绿色海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轻轻抚摸着胸口那似乎更加温润、与周围环境韵律隐隐共鸣的葫芦。
“闹闹,看来我们找到了在这里战斗的新方式。不是对抗自然,而是融入自然,借力自然。这才是你的本源力量,最和谐的运用方式吧?”
葫闹闹传递来一阵欢快而充盈的意念,仿佛久旱的禾苗逢甘霖,在这片生机盎然的丛林里,它找到了真正属于它的舞台。冀南的“幽灵”,在华南的密林中,正悄然化身为更难以捉摸、与山川草木融为一体的“山鬼”。日军的噩梦,进入了新的、更加诡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