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十里洋场,初遇“孤岛”繁华(1/2)
在冀中边缘的村庄短暂休整后,龙渊小组面临着新的抉择。程望舒博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将他留在战火纷飞的华北前线并非长久之计,他的知识和才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才能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更高级别的保护。
经过与上级紧急沟通,一个决定传来:护送程望舒博士南下,前往此时尚未被战火直接波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孤岛”——上海租界。那里有更完善的地下网络,也能为程博士提供必要的科研掩护条件。
这个任务同样艰巨。从华北到上海,千里迢迢,要穿越日占区、国统区以及诸多势力交界地带,可谓步步惊心。
龙渊的身体在“器灵合一”后恢复得极快,甚至感觉比之前更加强韧,精神力也愈发凝练。他与葫闹闹的融合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葫芦空间内那些“存货”的感知和控制也更为清晰,虽然要将那些庞然大物(尤其是飞机)弄出来依旧需要难以想象的能量,但已不再是完全不可能。
一行人再次踏上征程。他们化装成逃难的商人、学者乃至家仆,利用各种身份和地下交通站的帮助,迂回辗转,历经数次险情,终于在一个多月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上海。
当龙渊第一次站在外滩,望着对面租界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的繁华景象,以及江面上穿梭不息的外国轮船时,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扑面而来。这里与刚刚经历的血火华北,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这里就是上海……”王翰推了推眼镜,眼神复杂。十里洋场的喧嚣与奢靡,与北方的肃杀悲壮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妈的,这边的人好像根本不用打仗似的。”赵大虎看着街上衣着光鲜、谈笑风生的男男女女,闷声说了一句。他手臂上的伤还没好利索,用绷带吊着。
老雷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本能地感觉到这繁华表象下潜藏的危险。“都打起精神,这里的水,比天津只深不浅。”
程望舒博士看着这一切,沉默不语,眼中既有对陌生环境的不适,也有对这片“孤岛”能否安心研究的忧虑。
他们按照预定联络方式,与上海地下组织的同志接上了头。接头人代号“老顾”,是个看起来精明干练、带着典型上海商人圆滑气质的中年人。他将他们安置在法租界一栋不起眼的石库门房子里。
“这里相对安全,但也不是绝对。”老顾叮嘱道,“租界里龙蛇混杂,日本人、76号的特务、青帮、各国情报人员,眼睛多得很。你们初来乍到,尽量少露面,尤其是程博士。”
安顿下来后,龙渊站在阁楼的窗户边,看着楼下弄堂里熙攘的人流和远处南京路上的车水马龙。他的感知力悄然扩散出去,捕捉着这座城市的“气息”。
与天津的压抑和恐慌不同,上海租界的气息更加复杂。有纸醉金迷的浮华,有麻木不仁的冷漠,有投机者的贪婪,有底层民众的艰辛,也有隐藏在暗处的、如同他们一样坚韧不屈的抗争意志。各种能量场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而混乱的网。
他甚至还隐约感知到几股异常强大或隐晦的能量波动,分散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有的冰冷锐利如刀,有的深沉似海,有的则带着诡异的扭曲感。这让他心中一凛,上海果然藏龙卧虎。
“感觉怎么样?”王翰走上阁楼,站在他身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