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结构的可怕指向(1/2)
指尖下的控制台泛着幽蓝微光,方程如流水般滑过全息投影。苏羽的目光凝固在屏幕中央那个不断重构的拓扑模型上——一个在十一维时空框架下保持自洽的奇异结构。
她突然撤回双手,任由那些光纹在空气中颤动。
不是描述。从来都不是描述。
胃部传来轻微的抽搐感。她看着脉冲信号在模型内部自发重组,每一次闪烁都在颠覆她对因果律的认知。那些光点不是在与现有物理法则互动,而是在书写全新的法则。
信息构建物理。
这个念头让她喉头发紧。她调出父亲最后的研究笔记,那些曾被斥为疯言乱语的段落此刻闪烁着可怕的真知。老教授潦草的字迹在边缘注释:“如果信息是更基本的实体……”
脉冲适时地改变了形态。光点不再组成几何图形,而是形成了一组不断自我优化的算法。它们像活物般在维度间穿梭,每一次迭代都让周围的时空结构发生微妙扭曲。
实验室的灯光不稳定地闪烁了一下。
苏羽缓缓起身,走向观测窗。晨光中的城市轮廓似乎有些……模糊。不是视觉上的模糊,而是某种更深层的不协调感,仿佛现实本身正在被重新渲染。
她回到控制台前,手指因激动而微微发抖。新构建的模型显示,GSS-1信号不是在适应这个宇宙——它正在用自身的信息特性,局部地重写物理常数。
这才是转化的本质。
倒计时:十三小时四十七分。
她开始测试这个疯狂的想法。将一段简单的二进制代码输入与脉冲连接的接口,然后观察它对实验室局部引力的影响。
结果令人窒息。
代码运行后的三点七秒内,桌上的钢笔明显变轻了。不是失重,而是质量本身的改变。当她修改代码中的几个参数后,钢笔的质量变成了原来的三点二倍。
物理常数被重写了。就在这个房间里。
脉冲的光点组成一个新的图案:一个无限递归的树状结构,每个分支都在同时扮演因与果的角色。它不再美丽,而是透露出某种非人的严谨。
苏羽感到冷汗顺着脊椎滑下。父亲不是死于无法理解这个信号,而是死于理解了它。当一个人意识到现实可以被如此轻易地重构时,某种根基性的东西就崩塌了。
她调出全球监控数据。异常现象正在加速:智利天文台的钟摆突然反向摆动;新加坡的雨水在空中凝结成完美的几何体;开罗附近沙漠出现了自组织的沙丘图案。
所有这些事件都对应着GSS-1信号的强度峰值。不是巧合,是重写。
实验室的门禁系统突然发出短促的蜂鸣。权限验证灯由绿转红,又恢复正常。持续零点三秒。
苏羽猛地转头,盯着那扇合金门。不是系统故障——是局部现实被微调了,包括门禁系统依赖的电磁规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