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神医毒妃:残王的倾城王后 > 第281章 墨君临朝

第281章 墨君临朝(1/2)

目录

宸煜十五年,秋。

金銮殿上,晨曦透过高耸的殿门,洒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身着朝服,垂首肃立。然而,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上,今日端坐的并非皇帝南宫烨,而是一位年方十五的少年。

太子,南宫羽墨。

他头戴九旒冕冠,身着玄色九龙太子朝服,虽面容尚存一丝少年的清俊,但那双凤眸开阖之间,已是渊深似海,不见底里。他并未刻意端坐,只是随意地靠在龙椅扶手上,指尖轻敲着光滑的木质表面,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众臣。然而,就是这般随意的姿态,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令人心折的威严,仿佛他生来便该居于这万人之上。

十五年光阴,在外界是太子循序渐进的成长与学习,但在灵泉空间那远超外界的时间流速与《紫薇帝曜经》的彻底融合下,于南宫羽墨而言,却近乎一场漫长的闭关潜修。他已完全参透那部天命宝典,其中蕴含的帝王心术、治国方略、兵法谋略乃至星辰运转之奥义,早已融会贯通,化为他灵魂的一部分。其学识之渊博,思辨之敏捷,目光之长远,莫说同龄人,便是浸淫朝政数十年的老臣,也时常在他三言两语的点拨下,有茅塞顿开之感。

更遑论他那身莫测高深的武功修为。无人知晓其深浅,只知他偶尔在校场演练,身形飘忽如鬼魅,出手快如闪电,内力之精纯磅礴,连宫中顶尖的供奉也暗自心惊。

而他自幼因传承觉醒的、那远超常人的听觉与洞察力,使得他对朝堂上下、京城内外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任何细微的异动,任何隐藏在冠冕堂皇奏对下的私心,似乎都难以逃过他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

此刻,他正听取户部关于来年漕运改制的奏报。户部尚书絮絮叨叨,引经据典,陈述着沿用旧制的种种“稳妥”与“便利”。

南宫羽墨耐心听完,并未立刻反驳,而是转向工部的一位侍郎,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李侍郎,去年江南新修的水利枢纽,其最大通航船只的吃水深度与载重,可比对过前朝运河遗迹的数据?”

那李侍郎一愣,连忙出列,恭敬回答,并呈上详细数据。

南宫羽墨微微颔首,目光重新落回户部尚书身上,声音清越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尚书,旧制运河闸口宽度与深度,乃依前朝三百石粮船所设。据工部数据,如今江南枢纽已可通行五百石新船。若依旧制,岂非令新船效能折半,空耗国力?漕运改制,非为变而变,乃为顺应时势,提升效能。卿所谓‘稳妥’,实为‘滞碍’。着户部、工部三日内,会同漕运总督,依据现有河道与新船数据,重新拟定改制细则呈报。要旨在于‘增效’与‘畅通’,而非固步自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