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摄政之心(1/2)
宸煜元年,时光荏苒,转眼已过三月。在新帝南宫烨的励精图治与摄政王南宫煜的鼎力辅佐下,大瑾王朝一扫前朝阴霾,吏治逐渐清明,边关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朝堂之上,眼见四海升平,一些心思活络的官员便将目光投向了皇帝的后宫。如今中宫稳固,太子聪慧,但皇室子嗣终究单薄。便有大臣以“为皇家开枝散叶,稳固国本”为由,联名上奏,恳请皇帝下旨选秀,广纳妃嫔,充盈后宫。
然而,这道奏疏刚呈上不久,南宫烨的旨意便已颁下,态度之坚决,出乎所有人意料。圣旨明言,朕与皇后结发于微末,情深义重,相濡以沫,历经生死。皇后贤德,堪为天下女子典范。朕心已足,无需他人。自即日起,朕之后宫,唯皇后云芷凝一人,永不选秀。此言既出,天地共鉴,后世子孙,亦不得违背!
这道前所未有的圣旨,如同一声惊雷,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巨大震动。有古板老臣暗自摇头,觉得皇帝过于专情,非帝王之福;但更多的臣民,尤其是天下女子,却为帝后这份矢志不渝的感情所深深打动,传为佳话。帝后情深,反而成了新朝一段脍炙人口的美谈,无形中更增添了皇帝的威望与仁德之名。
后宫之事既定,越来越显年轻、精神矍铄的太后,便将满心的关切投向了另一位儿子——摄政王南宫煜。
看着小儿子南宫烨家庭美满,夫妻和睦,孙儿绕膝,而另一个儿子南宫煜(林清羽)虽已位极人臣,身份尊荣无比,身边却始终冷冷清清,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太后心中便涌起难以言喻的心疼与担忧。
这一日,南宫煜照例入宫向太后请安。太后拉着他在身边坐下,看着儿子越发沉稳坚毅、却也难掩眉宇间一丝深沉寂寥的侧脸,终是忍不住开口:“煜儿,如今朝局已定,天下太平。你皇弟身边有芷凝那般好的皇后,羽墨和明玥也乖巧可爱。可你身边……总不能一直这样孤身一人。也该考虑考虑,寻一位贤淑的王妃,知冷知热,将来也好有个依靠,让母后也安心啊。”
太后的话语充满了慈爱与期盼。
然而,南宫煜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他抬起眼,看向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回到了许多年前那个充满欢声笑语、却最终被鲜血与烈火吞噬的林府。发妻温柔的笑靥,稚儿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如同最锋利的刀刃,在他心口早已结痂的伤疤上再次划过,带来一阵尖锐的闷痛。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放下茶盏,转向太后,撩起王袍,郑重地跪了下来。
“母后,”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如同亘古不化的寒冰,“儿臣的心,早在多年前林家满门罹难,发妻爱子惨死的那场大火中,便已经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