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后忧子(2/2)
“王爷病体沉疴,实在不敢让凤驾目睹,恐惊扰了太后娘娘圣安。王爷特意吩咐,待他身子稍有好转,定亲自入宫向太后请安。”
一次次的婉拒,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熄了她心头最后一点希望的火苗。她失落,她心痛,她甚至有些怨怼烨儿为何如此狠心,连母亲都不愿见一面。她却不知,那高墙之内,她的儿子正为了活下去,为了最终的清算,进行着怎样凶险的伪装,每一个皇帝的眼线,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烨儿……你究竟病得有多重?连母后都不能见了吗?’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她,让她瞬间像是苍老了许多。‘还是……你在怨母后,当年未能护住你……’
将心比心,她觉得自己身为母亲尚且如此难过,那身为兄长的皇帝,更应该体恤弟弟。于是,在皇帝南宫宏来慈宁宫请安时,她总是忍不住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劝诫:
“宏儿,你是一国之君,胸怀要宽广。烨儿他……终究是你的亲弟弟,如今遭此大难,身子又不好,你定要多看顾他些,莫要让外人欺负了去。那些流言蜚语,也要想法子平息才是,莫要寒了自家人的心。”
皇帝南宫宏面上总是恭顺地应着:“母后放心,儿臣省得。九弟那边,儿臣一直派人悉心照料,定不会让他受了委屈。” 言辞恳切,仿佛真是一个关爱弟弟的兄长。
太后看着“儿子”那真诚的模样,心中稍感宽慰,却丝毫未曾察觉,那垂下的龙目中一闪而过的冰冷与忌惮。她更不知道,这个她口口声声叮嘱要好生照拂弟弟的“儿子”,与她并无血脉关联,甚至正是造成南宫烨如今“惨状”的元凶之一。
她依旧活在精心编织的谎言里,为那个占据了她亲子地位的窃贼,操心着如何“善待”她真正的骨肉。这份沉甸甸的、错位的母爱,成了这深宫之中,最令人唏嘘的悲剧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