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金瓶梅世界当邪修 > 第186章 暗流渐起

第186章 暗流渐起(2/2)

目录

“以我的名义,给刘辉去一封信,提醒他小心高家及其他势力的反扑,凡事需留有余地。

另外,让我们在兖州的人,暗中关注高家及其附庸的动向,若有异动,及时向刘辉示警。”

“是,父亲。”

皇宫,御书房。

宋帝看着案头几份,几乎同时送达的奏折。

有刘辉报捷并陈述血煞宗罪状的,有兖州刺史赵文渊客观,陈述事件经过及地方反应的。

甚至还有高家,拐弯抹角递上来的、诉苦兼暗示,刘辉行事跋扈的密奏。

他苍老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刘辉……倒是把朕给的这把刀,用得又快又狠。”

他低声自语,“高家……也确实该敲打敲打了。

只是,这条过江龙,能不能压得住兖州的地头蛇,还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他提起朱笔,在刘辉的捷报上,批了一个“准”字。

并对血奴安置、赏赐将士等事宜做了批示,以示嘉奖。

对于高家的密奏,他则留中不发,置之不理。

态度,已然鲜明。

历城,镇守使衙门依旧威严有序,但有心人都能感觉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副使陈颢元代为处理日常事务,更加谨小慎微。

他深知自己如今的位置微妙,既不能得罪强势的新镇守。

也不敢过分开罪,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只能尽量维持着表面的平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陈颢元接到数份,来自不同府县的紧急公文,眉头越皱越紧。

一份来自与济源府相邻的“临川府”,禀报说府境边缘数个村镇,近日接连遭遇流寇袭击。

这些流寇来去如风,手段残忍,专挑富户与地方小吏下手。

劫掠钱财后便纵火焚烧,疑似有修士混杂其中,当地驻军追剿不力,请求靖安司支援。

另一份来自“曲阜府”,当地一个颇有声望的儒家书院院长,联合数位乡绅名流。

联名上书,言辞恳切又隐含锋锐,质疑靖安司近期行事过于酷烈,恐伤天和,有违圣人“仁政”之道。

虽未明指血煞宗之事,但矛头所指,昭然若揭。

还有一份来自“东海府”,言及近海区域疑似有,不明身份的修士频繁活动,干扰渔民,甚至与沿海巡检司发生小规模冲突。

怀疑可能与海外散修,或者某些对兖州有企图的势力有关。

这几份公文,看似孤立,发生地点分散,但几乎在同一时间涌来,且都指向了兖州靖安司管辖不力、引发地方动荡的问题。

陈颢元嗅到了其中不寻常的味道,这分明是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在给新上任的刘镇守制造麻烦,试探他的反应和能力。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些公文整理好,通过特殊渠道,送入了刘辉闭关的密室。

密室中,刚刚巩固好筑基后期修为的刘辉,接到陈颢元传来的信息,神识扫过,眼中寒光一闪。

“流寇?儒家清议?海上异动?”他冷哼一声,“手段倒是不少,可惜,太过低级。”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几件事背后,少不了高家的影子。

临川府的“流寇”,八成是高家圈养的死士或勾结的匪类,意在制造混乱,牵扯靖安司的精力,并给刘辉扣上一个“治下不靖”的帽子。

曲阜府的儒家清议,则是利用文人舆论,从道德层面施压,败坏他的名声。

而东海府的异动,情况可能更复杂,或许是高家引来的外部势力,也可能是本就存在的麻烦被他们趁机放大。

“想用这些魑魅魍魉的手段来绊住我?”刘辉嘴角勾起一抹讥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