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元平元年:未央悲歌送少帝(2/2)
“传令!” 霍光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与掌控力,在死寂的寝殿内炸响:
“一、甘泉宫即刻起进入国丧!羽林、期门全副武装,内外戒严!未央宫留守卫尉邓广汉,即刻率期门精锐接管长安城防!执金吾全城戒严!”
“二、飞骑传诏丞相田千秋、光禄勋张安世、太仆杜延年、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列举所有核心重臣)火速赶赴甘泉宫!不得有误!”
“三、命少府监(掌管皇室器物)即刻准备梓宫(皇帝棺椁)、龙輴(灵车)、仪仗!按天子大丧之礼,一应规制,不得有丝毫差池!”
“四、诏令椒房殿上官皇后…”霍光的声音微微一顿,那个在他羽翼下长大的、此刻命运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外孙女的名字,在他舌尖滚过,“…即刻移驾长乐宫,升为皇太后!主持国丧!”
“五、严密封锁消息!在丞相及诸重臣抵达甘泉宫之前,凡有泄露陛下驾崩者,无论身份,立斩不赦!夷三族!”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冰雹般砸下,条理清晰,冷酷高效,瞬间将巨大的悲痛转化为冰冷的国家机器运转指令。殿内宫人太医的哭声被强行压抑在喉咙里,只剩下无声的颤抖。殿外,早已待命的羽林卫士铠甲铿锵,马蹄声急促远去,将大将军的意志迅速传递向长安和甘泉宫的每一个角落。
当第一缕惨白的晨曦艰难地刺破甘泉山的云层,投在离宫巍峨的殿宇上时,甘泉宫已彻底变了一副模样。象征着喜庆的朱漆彩绘被迅速覆盖上肃穆的玄黑与素白。宫门、殿宇、廊柱,所有显眼之处,都挂上了巨大的白色灵幡,在深秋的寒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招魂的旌旗。精锐的羽林卫士身着玄甲,手持长戟,神情肃杀,如同冰冷的雕塑般矗立在宫禁的每一个要害之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任何风吹草动。空气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肃杀与悲凉。
沉重的龙輴(灵车)被缓缓推至寝殿前,巨大的梓宫在晨光下反射着幽暗的光芒。霍光亲自监督着宫人们以最轻柔、最敬畏的姿态,将昭帝的遗骸移入那象征着帝王归宿的冰冷棺椁之中。整个过程,他始终站在一旁,玄色的身影在素白的灵幡背景下显得异常孤绝而沉重。他看着那具瘦小的身躯被锦衾包裹,被缓缓放入巨大的棺椁,盖上沉重的棺盖…最后一点属于刘弗陵的痕迹,也被彻底封存。
当沉重的棺盖最终合拢,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时,霍光缓缓转过身,面向东方长安的方向。他深吸了一口甘泉山清冽而冰冷的空气,那空气中充满了死亡与新权柄的气息。他深邃的眼眸中,所有的哀伤与复杂都被强行压下,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沉静与掌控一切的决断。
“起驾——!” 随着霍光一声低沉而威严的号令,巨大的龙輴在身着素缟的羽林卫士护卫下,缓缓启动,碾过甘泉宫冰冷的地砖,踏上了返回长安、返回未央宫的漫长路途。车轮碾过落叶,发出单调而沉重的声响,如同帝国的丧钟,为那位聪慧而早夭的少年天子,也为一个时代,缓缓敲响。
霍光骑在马上,紧随灵车之后。玄色的貂裘在晨风中翻飞,他的脊背挺得笔直,如同擎天之柱。前方,是通往长安的漫漫长路,是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身后,是甘泉宫渐渐远去的、被素白灵幡淹没的殿宇。帝国的权杖,在少年天子冰冷的棺椁前,已被他彻底、牢牢地握在手中。然而,这权杖的顶端,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扶持的幼主,而是一个巨大的、名为“后继无人”的、深不见底的黑洞。元平元年的悲歌,在甘泉宫呜咽的秋风中奏响,而霍光,这位立于权力巅峰的孤臣,正策马踏入这悲歌深处,准备迎接一场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惊心动魄的权力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