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杯酒释兵权(2/2)
“来人!将他押入天牢,严加看管!朕要让他亲眼看着,他那所谓的草原,是如何在我大夏的铁蹄之下,俯首称臣!”
铁木真的嘶吼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
天武大帝的目光从空无一人的殿门处收回,落到了萧济安身上,刚才面对宿敌时的冷冽和威严,此刻尽数化为了不加掩饰的欣赏与喜悦。
他回到龙椅之上,声音洪亮地宣布:“传朕旨意!定北王萧济安,护国有功,威震四海!加太子少傅衔,赏玉如意一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又是一连串的封赏。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这已是人臣所能得到的,极致的荣耀。
“谢父皇隆恩!”萧济安再次叩首。
“恭贺王爷!”
“恭喜殿下!”
大殿之上,响起了一片恭贺之声。
然而,就在这荣耀的顶峰,萧济安却没有立刻谢恩起身。
他依旧保持着跪拜的姿势,朗声道:“父皇,儿臣还有一请!”
大殿内的恭贺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不解之色。
天武大帝也微微皱眉:“哦?我儿还有何求?”
“父皇。”萧济安抬起头,目光清澈,直视着龙椅之上的帝王,“此战能够功成,非儿臣一人之力,实乃三军用命,将士效死之功。”
“儿臣出征之前,曾对我那五千奇兵许下承诺。凡此役生还者,赏百户封地,凡阵亡雪山者,其家人得双倍抚恤,永享王府庇佑!”
“如今,那五千勇士随儿臣生还者,仅两千四百八十二人。其余两千五百一十八名好汉,尽皆埋骨于天哭雪山!”
他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内,每一个字都敲击在所有人的心上。
“儿臣恳请父皇,将赏赐给儿臣的千亩良田,以及万两黄金,全数折算,分发给这两千四百八十二勇士,以及那些长眠于雪山之中的袍泽家眷!”
“以践儿臣之诺!以慰将士之心!”
他说完,将头重重地磕在了冰冷的地砖之上。
“恳请父皇……恩准!”
他的话音落下,太和殿内先是一片哗然。
散尽家财,只为兑现对一群普通士兵的承诺?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都有些失措,低语声、抽气声此起彼伏。
大殿的武将队列中,几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军,虎目瞬间就红了。
他们看着那个跪在大殿中央、脊梁却挺得笔直的年轻王爷,眼神里满是敬重与认可。
而文官队列中,丞相王道低着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
好!好一个萧济安!这一手,玩得比老夫预想的还要漂亮!
太子朱标的脸色则变得有些难看。
他发现,自己这位五弟,不仅会打仗,更会收买人心!
而且,他收买人心的手段是如此的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让你连嫉妒和攻讦的理由都找不到!
这片嘈杂并未持续多久。
武将们眼中的敬佩,文臣们心中的盘算,皇子们脸上的惊疑,最终都化作了同一个动作,他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龙椅之上的天武大帝。
哗然散去,所有人都等待着君王的最终裁决。
龙椅之上,天武大帝深深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复杂。
有欣赏,有赞叹,但更多的,是那一闪而逝的忌惮。
从萧济安说出这番话的这一刻起,他便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会打仗的皇子了。
他已经成了整个大夏军方,所有将士心目中那个独一无二的无冕之王。
天武大帝的沉默,让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就在所有人都快要喘不过气时,他开口了。
“准奏。”
两个字,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定北王,言出必信,不忘袍泽,实乃我大夏皇子之楷模。”天武大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既然如此,朕再额外赏你黄金万两,以彰你仁义之名。”
“谢父皇!”萧济安再次行跪拜大礼。
仪式结束,皇帝在宫中设下御宴为萧济安庆功。
酒过三巡,天武大帝亲自端起一杯御酒,走到了萧济安的面前。
“济安,这杯酒朕敬你。”
“儿臣不敢。”萧济安受宠若惊,连忙起身。
“你当得起。”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将酒杯递到他手中,语气温和地说道,
“北境一战,你劳苦功高。接下来,就不要再回那苦寒之地了。”
“留在京师,常伴朕左右,为朕分忧吧。”
“至于北境的防务,朕已下旨,由陈武暂代。待过些时日,再从朝中选派良将接替。”
终于来了。
这杯酒,名为庆功,实为释权。
“儿臣,遵旨。”
在所有人注视下,萧济安没有丝毫迟疑,双手举杯,一饮而尽。
喝下这杯酒,他便从手握三十万重兵的镇北统帅,变成了京城里一个只有虚名,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
一座金碧辉煌的牢笼,就此为他打造完成。
“好!”天武大帝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