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终于谈到一块了(1/2)
唐惠珠的态度终于软了下来,三皇子很高兴,他早就在等这一刻了。
她说的没错,恭王为这事,筹划了好些年,其实,本王也筹划了不少年,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
“惠珠,你我各自投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了一生无法平庸,就算像端王那样的残废,他也一样无法逍遥一生。
本王就更不可能,就算没惹了老六,老二老四他们几人也不会放过我的,不争不行。
说起文家,钱财方面倒真不是问题,他们也会一如继往地支持我们母子,只是这兵权方面,确实如你所言,现养兵已经来不及了。老二在行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多年,他敢动了灭了唐家的心思,那就一定是做足了准备的。
你说得对,你我面临的处境,相当艰难,老六那边,讲究的就是一招毙命,不然的话,我也不会紧随老二之后出手。
老六是个十分危险的对手,无论是谁最后继承大统,都留他不得。事实上,父皇对他,说不宠爱,怕是错了,他是从小就没有母妃保护,可他照样活得好好的,他八岁就很少待在宫里,辛苦归辛苦,可别人想要害他,同样也无从下手,他和他的师傅,具体住哪里?根本就没人能说得清,从这一点来看,父皇实际上最宠他,只是父皇的宠爱,与一般的后妃对孩子的宠爱不同,父皇更看中他的能力。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说法,那就是关于他母妃的一些传闻,有人说,他母妃的母国,当年亡国之后,还剩一万多人,良妃就是为了这一万多人能活下去,这才委身于我父皇。
这一万多人之中,有妇孺婴幼,也有士兵,更有不少能人异士,国亡之后,这些人四下分散隐藏,但他们都有人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只要真正的主子一声令下,这些人便会马上聚集在一起。
这些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们分散在各地,且干什么的都有,他们可能是种地的农人,可能是做小买卖的,也有可能是文人雅士,平时的时候,他们按照周围人的正常生活来过日子,只有在接到命令的时候才聚集。
三川镇的许家,也许只是个幌子,他们只是碰巧救了老六,而老六也趁机将他母妃留下来的那些力量聚集。
那些人憋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新纸的问世,或许就是他们偷盗了文家的秘方,因为他们见不得光,所以一直潜伏在暗处,将做纸的工艺不断地改良,直至鼓捣出更好的纸品,假借许家之手将纸推出,给文家以致命一击。”
终于承认是致命一击了,之前还假惺惺地说,纸的事情,对于文家,达不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