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龙凤呈祥(1/2)
“娘娘,皇上早朝已经下令将恂郡王解押回京,暂关宗人府待审。”这日宜修正在练字,陈泰进来回话。
“皇上倒是下定决心了。”宜修最后一笔收尾力道极果断,一个苍劲有力的‘天’字跃然于纸上。
“这还得归功于咱们这位太后娘娘,没有她刺激皇上,恂郡王被问罪一事至少还得缓上三天呢。”陈泰浅笑。
“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者,面对孩子总是会失去理智的。太后给咱们打了样,不学着点儿岂不辜负了她老人家的一番教诲?”宜修将青花瓷托底的徽州狼毫架在一整块上好翡翠雕刻的水盂之上。
“寿康宫慌不择路了,一早便守在乾清宫外,隆科多大人刚下朝便被竹息姑姑请走了。”剪秋奉上锦帕给宜修擦手。
“消息放给碎玉轩了吗?”宜修擦完放下锦帕,扶着剪秋的手坐在榻上,端起矮桌上的鱼食洒向了观赏盆里的几尾虎头寿星,小金鱼们扭着胖乎乎的身子游了过来,争先恐后的抢起了食儿。
“已经放出去了,估摸着小贵子此刻正在回禀玉常在。”陈泰道。
“太后已然不打算理会她了,如今正是她向太后体现自身还有价值的契机,如何让太后对她的孩子上心….便在此一举了。”宜修逗弄着圆滚滚的虎头寿星,其中一尾额头明黄色鼓包的小虎头绕着宜修的手指打转,还时不时嘬上一口,可爱的小模样讨喜得很。
寿康宫,坐在椅子上的隆科多皱眉,上方主位上的太后心急如焚。
“皇帝如此决绝,是当真不要这个弟弟了吗?哀家就说当初不该选他,可你偏说哀家的小十四没有这个命!如今这般兄弟阋墙,哀家该如何是好?”太后垂泪。
“当年十四爷太年轻,又缺乏隐忍,那个当下确实没有争的资本呐。论才学他比不得理密亲王,城府他比不了皇上,甚至贤德也及不上阿其那,那种情形下,太后除了皇上,能依靠谁呢?这一次,是他自己做的太过,灵前醉酒,火烧寿皇殿,这些悖逆之罪如何让人为他求情啊?”隆科多为难道。
“哀家不管这些!哀家只知道他不能有事!这些年哀家留着一口气,对皇帝处处忍让讨好,无非是希望有一天他能被放出来,若是他有事,哀家死不瞑目!”太后起身道。
“太后千岁,何苦说这些折福的话?臣总为太后鞠躬尽瘁也便罢了,还请太后宽心罢。”隆科多无奈道。
“你还有办法?”太后擦了擦眼泪。
“无论如何,人先到京城再说吧,大不了臣便不要这张老脸了,总尽力替太后保住恂郡王便是。”
“太后,太医温实初到了。”竹息进来回禀。
“太医?哀家没召太医,让他回去吧,哀家心烦,不需要太医院请平安脉。”太后皱眉摆了摆手。
“可他说是来给太后报备玉常在胎像脉案的。”竹息道。
“哀家如今哪有心情管什么玉常在?让他滚。”太后没了耐心。
“这....”竹息迟疑。
“还请竹息姑姑让他进来吧。”隆科多道。
“太后?”竹息看向太后,等她的首肯。
“让他进来吧。”太后见隆科多坚持,擦了擦眼泪,坐下了。
“微臣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温实初跪下道。
“起来吧。”太后心不在焉道。
“谢太后….微臣见过尚书大人。”温实初起身后又向着隆科多弯腰作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