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霓虹残影:都市异闻簿 > 第132章 收音机里的残影歌声

第132章 收音机里的残影歌声(1/2)

目录

周瑶的咖啡店刚开门,就看到陈砚和苏晚抱着那台旧收音机站在门口,晨雾里,收音机的喇叭还在断断续续飘出《月圆花好》的调子,像裹着一层旧时光的糖纸。“你们可算来了!”她赶紧拉开门,把两人迎进来,指着吧台后的展示柜,“我特意空出了最显眼的位置,就等这台收音机呢!”

苏晚将收音机小心放在展示柜里,指尖的淡白光轻轻拂过玻璃,在表面形成一层微弱的防护膜——孟晓棠的残影虽然已经消散,但收音机里还残留着她的灵脉波动,需要保护才能留住这份温暖的执念。“现在打开,还能听到她的歌声吗?”周瑶趴在柜台上,眼睛亮晶晶的,像好奇的孩子。

陈砚掏出备用电池,刚装进收音机,熟悉的旋律就流淌出来,比之前更清晰,还混着淡淡的桂花香,像是孟晓棠站在桂树下轻轻哼唱。“她还在。”苏晚的嘴角弯起一抹浅笑,“不是执念,是祝福——她想把这份等待的温暖,留给更多人。”

正说着,林晓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手里还攥着几张打印纸:“陈砚哥!苏晚姐!我查到沈嘉树的消息了!他1948年离开老城区后,去了邻市的仁心医院当医生,1952年参与过灵脉污染防治,还写了一篇《灵脉与残影共存论》,发表在当年的民俗期刊上!”她把打印纸递给两人,上面的照片里,沈嘉树穿着白大褂,胸前别着一枚与护灵铜片相似的徽章,“你们看,他当年也在对抗噬魂会!”

苏晚接过打印纸,指尖的淡白光轻轻碰了碰照片,感知里瞬间“触”到沈嘉树的灵脉波动——与收音机里的孟晓棠气息完美契合,像两滴融入同一杯温水的墨,再也分不开。“他们当年肯定都知道噬魂会的阴谋。”她抬头看向陈砚,“沈嘉树离开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寻找对抗黑雾的方法,可惜没能回来。”

周瑶突然想起什么,从仓库里翻出一个落灰的纸箱,里面装着她奶奶的旧物,其中一本泛黄的相册里,夹着一张戏院演出票,日期是1947年中秋,上面印着“孟晓棠《月圆花好》”的字样。“我奶奶当年去看过她的演出!”她激动地把票根贴在展示柜上,“这样一来,收音机、照片、票根,就都齐了,像个小小的纪念馆。”

陈砚掏出手机,对着展示柜拍照,准备发给沈明远:“沈爷爷肯定想看看,他叔叔和孟晓棠的故事,最后以这样温暖的方式留在了老城区。”他刚编辑好消息,旧罗盘突然在口袋里轻轻震动,边缘的绿光泛着细碎的金光——这是“善影祝福”的信号,说明孟晓棠的残影真的在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这里。

“你们听!歌声变了!”周瑶突然喊道。原本循环播放的《月圆花好》,不知何时多了一段新的旋律,像是有人在轻轻伴奏,还混着男人的低声附和,正是沈嘉树的声音。苏晚的感知里,两个透明的身影在收音机旁缓缓起舞,孟晓棠穿着月白色旗袍,沈嘉树穿着中山装,桂花香随着他们的动作弥漫开来,落在每一个顾客的发梢。

“是他们!”周瑶的眼眶泛红,赶紧掏出手机录像,“太神奇了,他们终于能一起唱歌了。”

进来买咖啡的张老爷子看到这一幕,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铜铃,轻轻摇了摇,铃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像在为这对迟到了几十年的恋人伴奏。“柳静先生当年说过,‘执念若有温度,便能跨越生死’。”他笑着说,“孟晓棠和沈嘉树,就是最好的例子。”

苏晚突然注意到,收音机的喇叭旁,不知何时多了一片干枯的桂花瓣,正是老宅院桂树上的品种。她的感知里,孟晓棠的声音轻轻传来:“谢谢你们,让我等到了他。”这句话没有实体,却清晰地落在每个人心里,像一阵温暖的风。

陈砚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下这段奇遇:“这台收音机已经不是普通的旧物了,是灵脉与残影的‘记忆载体’。林晓,你把沈嘉树的文章整理一下,我们可以在《城市拾遗》上发表,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知道老城区还有这么多温暖的执念。”

“没问题!”林晓立刻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跳动,“我还要加上孟晓棠的戏院演出记录,还有这台收音机的流转过程,做成一个完整的专题,名字就叫《桂树下的收音机》,肯定能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