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神都风貌展恢弘,市井繁华入眼来(2/2)
桥上人来人往,车马络绎不绝。有推着独轮车的货郎,车上装着日用杂货,嘴里喊着 “针头线脑,胭脂水粉”;有骑着毛驴的书生,驴背上驮着书箱,慢悠悠地走着;还有抬着轿子的轿夫,脚步轻快,轿子两侧挂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河面上,几艘漕船正缓缓驶过,船上堆满了粮食、布匹、瓷器,船夫们穿着短打,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吆喝着号子:“嘿哟!使劲划哟!早到码头早卸货哟!”
“这洛水可是神都的命脉。” 上官燕指着河面上的漕船,“听说从这儿坐船,顺着运河往南,能到余杭,那边的丝绸、茶叶都是通过运河运到神都的;往北能抵涿郡,那边的皮毛、药材也从这儿运进来。你看那边,” 她抬手往东南方向指去,“那边的南市更是热闹,光是商铺就有上万间,卖啥的都有,从日常杂货到奇珍异宝,应有尽有。”
顺着上官燕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能看到一片密集的建筑,屋顶层层叠叠,旗帜林立,即便隔着老远,也能感受到那里的繁华,隐约还能听到阵阵叫卖声。叶青想起昨日宴席上皇帝赏赐的黄金百两,心里盘算着:要是把这些黄金换成青州的酱肘子、风干肉,运到南市来卖,不知道多久能赚回 200 万两?
正想着,一阵马蹄声传来,一队巡街的禁军驶过。他们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枪,腰挎弯刀,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神色严肃,过往的行人纷纷往两旁避让。禁军身后跟着几个推着小车的小贩,车上装着热气腾腾的蒸饺,竹制的蒸笼冒着白汽,香气扑鼻。
叶青实在忍不住了,掏出三枚铜钱,走到小贩跟前:“来一碗蒸饺。” 小贩麻利地盛了一碗,递到他手里,还不忘叮嘱:“大人慢用,刚出锅的,烫!” 叶青接过碗,咬了一口蒸饺,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嘴里散开,肉馅紧实,面皮劲道,烫得他直咧嘴,却也让心里的憋屈消散了几分。
“这神都虽坑,吃食倒是不错。” 叶青边吃边说,目光扫过街上的行人 —— 有穿着胡服的艺人,正踩着鼓点跳胡旋舞,旋转间胡服的下摆飞扬,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有人还往艺人面前的铜盘里扔铜钱;有背着药箱的郎中,正给一位坐在路边的老人诊脉,手指搭在老人的手腕上,眉头微蹙,嘴里说着 “老丈莫急,只是风寒,我给你开副药,喝两剂就好”;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公子哥,穿着锦缎长袍,腰间系着玉带,身边跟着几个仆从,仆从手里提着鸟笼,里面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气派十足。
二人沿着洛水往前走,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市。这里跟刚才的街道又不一样,随处可见高鼻深目的胡商,他们的店铺门口挂着异域风格的挂毯,上面绣着波斯的花纹,店里摆着西域的葡萄美酒、波斯的地毯、天竺的香料,还有南洋的珍珠,琳琅满目。有个胡商见叶青驻足,连忙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话问道:“这位大人,要不要看看?我这的香料,都是从西域运来的,纯天然,点着香,能安神助眠。”
叶青拿起一小包香料,凑近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确实跟中原的香料不一样。他问道:“这香料怎么卖?” 胡商笑着说:“不贵,十两银子一小包。” 叶青心里咯噔一下,十两银子,够青州百姓买半石粮食了,他连忙放下香料,摇了摇头:“太贵了,买不起。” 胡商也不生气,笑着说:“大人要是诚心买,八两银子,不能再少了。” 叶青还是摇了摇头,拉着上官燕往前走 —— 这神都的物价,实在超出他的想象。
再往前走,就到了工坊街。这里全是各式各样的工坊,有铁匠铺、木匠铺、瓷器铺、织锦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锯木头声、织布声混杂在一起,热闹非凡。铁匠铺里,铁匠正抡着大锤打铁,火星四溅,铁砧上的铁块渐渐变成了菜刀的形状;木匠铺里,木匠正拿着刨子刨木头,木屑纷飞,旁边摆着做好的桌椅,打磨得光滑平整;织锦坊里,几个女子坐在织机前,手指灵活地穿梭着丝线,织机上渐渐显现出精美的花纹。
叶青走到一家造车的工坊前,看着工匠们正在造一辆马车,马车的车轮是用硬木做的,外面裹着铁皮,车厢是用楠木做的,还雕刻着花纹。他忍不住问道:“掌柜的,这马车怎么卖?” 掌柜的笑着说:“大人好眼光,这是咱们刚做的新车,车厢宽敞,能坐四个人,还铺了软垫,只要二百两银子。” 叶青心里又是一惊,二百两银子,够他在青州买十亩好地了,他只能干笑两声,拉着上官燕离开。
二人继续往前走,不知不觉走到了天街。这条街是神都最繁华的街道,宽阔得能容纳十几辆马车并行,两旁的御道铺着青石板,平整光滑,连一丝缝隙都看不见。街旁的店铺更是豪华,大多是三层的小楼,飞檐翘角,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门口挂着红灯笼,即便不是夜晚,也显得十分气派。
其中一家名为 “樊楼” 的酒肆最为惹眼,楼高三层,朱漆大门,门口挂着数十盏宫灯,灯上写着 “樊楼” 二字。店小二穿着干净的青布长衫,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客官里面请!咱们这儿有上好的女儿红,还有招牌菜红烧鹿肉、清蒸鲈鱼,都是刚做好的!” 叶青凑过去问:“小二,你们这儿一桌酒席多少钱?” 店小二笑着说:“大人,咱们这儿分三等,上等席一百两银子,中等席五十两,下等席二十两,您要哪一等?”
“二十两?” 叶青听得咋舌,这一桌下等席的钱,够青州百姓过一个月了,这神都的消费水平,简直是吞金兽转世。他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想着这百万人口的都城,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多少布匹、多少酒肉,又得产生多少商机 —— 光是这西市的胡商,每天就能赚不少银子;工坊街的工匠,做出来的东西也能卖不少钱;还有这酒楼、绸缎庄,更是日进斗金。
心里的憋屈渐渐被一种莫名的冲动取代 —— 被坑了 200 万两又如何?这神都如此繁华,遍地都是机会,只要他肯动脑筋,利用青州的资源,再结合神都的市场,迟早能把失去的银子赚回来,甚至赚得更多!
“走,回府!” 叶青突然精神一振,拉着上官燕往回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我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在这神都捞一笔 —— 先从南市开个铺子开始,卖青州的特产,再跟胡商做买卖,把咱们的东西卖到西域去!不仅要把 200 万两赚回来,还要让张启、王渊那两个老狐狸看看,我叶青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叶青的脸上,他的眼神里没了之前的沮丧,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神都的繁华依旧在眼前铺展,洛水潺潺,天街喧闹,西市的胡商还在吆喝,工坊街的打铁声依旧响亮,而这场围绕银子与权力的较量,才刚刚拉开真正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