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我有招兵系统 > 第64章 伯爵府内谋年后,皇宫大宴显荣光

第64章 伯爵府内谋年后,皇宫大宴显荣光(2/2)

目录

“王大人,张大人。” 叶青坐下,目光不自觉飘向桌案上的茶点 —— 桂花糕叠得整整齐齐,看着就软乎,他咽了口唾沫,才想起正事,“不知两位大人找我来,有啥吩咐?”

王渊端起茶杯,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没直接回答,反而问:“叶大人初到神都,可有什么不习惯的?伯爵府住着还舒心?”

“舒心!” 叶青立刻点头,“虽然还没正式搬进去,但光是参观就觉得院子太大,晚上遛弯怕是容易迷路。对了,大人,您这桂花糕是在哪儿买的?比我府里订的还香。”

这话一出,正喝茶的张启差点呛着,王渊的脸色也僵了僵,清了清嗓子才转入正题:“叶大人,今日请你过来,一是想跟你认认门,二是有件事,得跟你说说 —— 你怕是闯祸了。”

“闯祸?” 叶青愣了愣,摸了摸怀里的蜜饯,“我没干啥啊,就刚刚收了点礼,还没来得及给人回礼呢。”

“不是这事。” 王渊放下茶杯,语气沉了沉,“是你在青州卖粮的事。你以 7 两一石卖给粮商,又以 20 两一石卖给镇北将军、燕王他们,可知这事已经传到神都了?”

叶青更懵了:“卖粮咋了?是他们主动找我买的,价也是他们自己提的,我又没逼他们。再说我在青州给百姓卖粮才 2 两一石,够实在了。”

“实在?” 张启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叶大人可知,你卖给粮商的粮食,全被他们偷偷运去了北疆,以 25 两一石卖给百姓!你卖给三位诸侯的 20 两一石粮,他们为了凑钱,在属地加了三成赋税,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叶青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没想到会是这样:“我…… 我只跟他们说粮食是卖来周转的,没让他们涨税,也没让粮商抬价啊。”

“你没让,但你做了。” 王渊的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几分长辈的无奈,“叶大人,你在青州护着百姓,是好事,可你忘了,北疆刚遭战乱,百姓本就困苦,20 两、25 两一石的粮食,他们怎么买得起?这个冬天,北疆已有流民饿死,你说,这事跟你没关系吗?”

叶青攥紧了手,怀里的蜜饯硌得慌,他想起在青州雪地里冻得发抖的老农,想起北疆退敌时看到的残破村落,心里突然堵得慌:“我…… 我不知道会这样。我以为卖给诸侯,他们是用来养兵防漠北的,没想到……”

“你年轻,做事有冲劲,却少了些周全。” 王渊叹了口气,“这事已经有人在朝堂上参你了,说你‘借粮敛财,罔顾民生’,若不是长公主压着,今日你就不是来尚书府喝茶,而是去大理寺问话了。”

叶青沉默了,他一直以为有系统在,能赚银子又能护着青州百姓就够了,却没考虑到粮食流通后的连锁反应。他抬眼看向两位尚书,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既然是这样,那应该怎么办?总不能看着北疆百姓饿死吧?”

王渊与张启对视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 这叶青虽鲁莽,却还有颗护着百姓的心。王渊放下茶杯,缓缓开口:“也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只是要看你愿不愿意。”

“只要能救百姓,我有啥不愿意的?” 叶青立刻坐直身子,“您说,要我做啥?是去跟粮商要回粮食,还是去跟那三个王爷说别涨税?”

“那些都治标不治本。” 张启接过话头,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最直接的办法,是你再拿出粮食送往北疆,要么以 2 两一石的平价卖给百姓,要么以赈灾的名义直接分发 —— 只有让北疆百姓能吃上便宜粮,才能平息民怨,也能堵住朝堂上的嘴。”

叶青点点头,又皱起眉头:“那得要多少粮食?还有,这粮食的银子……”

话还没说完,王渊就慢悠悠地开口:“怎么也得 500 万石。”

“多少?” 叶青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500 万石?这也太多了吧!我之前卖给那三个王爷才 30 万石,这 500 万石,得装多少车啊!”

张启端起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叶大人,这 500 万石,不过是北疆百姓一个月的口粮,不算多。”

“一个月?” 叶青眼睛都瞪圆了,“张大人,您没算错吧?青州那么大,一个月也吃不了这么多粮啊!”

“北疆可不是青州。” 张启放下茶杯,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地图,摊在桌案上,“你看,北疆地域比青州大十倍有余,常住人口多达 2000 万,这还不算流民。按咱们大盛的度量,一石粮食是 120 斤,一个人一天最少要吃一斤粮食,2000 万人一天就是 2000 万斤,一个月就是 6 万万斤,折算下来就是 500 万石 —— 我说的 500 万石,正好够他们吃一个月,一点都没多算。”

叶青凑到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村落标记,又掰着手指头算起来:“2000 万人,一天一斤,一天就是 2000 万斤…… 一石 120 斤,那一天就是 2000 万 ÷120≈16.6 万石?一个月就是 500 万石……” 他算得眉头紧锁,手指都快数不过来,最后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怀疑,“不对啊张大人,北疆自己肯定有存粮,不可能所有百姓都靠我的粮食养活,怎么会要这么多?”

“你忘了粮食运输的消耗。” 张启眼神锐利地看着他,“从青州或神都运粮去北疆,要走半个多月,路上要给运粮的士兵和民夫留粮,还要防备风沙、雪灾损耗,这些加起来,最少要消耗五成。也就是说,运过去 100 石,最后能到百姓手里的,最多只有 50 石。500 万石运过去,能剩下 250 万石,刚好够 2000 万百姓吃半个月,再加上北疆的存粮,才能撑过这个冬天。”

叶青听完,脸都垮了:“张大人,实不相瞒,我手里哪有这么多粮食啊!青州的粮库之前平粮价用了不少,卖给王爷们又走了一批,现在能凑出 100 万石都难!” 他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说,“要不…… 我用银子抵粮食行不行?我给北疆百姓买粮的钱,这样也不用折腾运粮了,多方便!”

王渊与张启对视一眼,似乎早有预料。张启点点头,语气依旧平静:“用银子也可,只是这银子得按平价算 —— 2 两一石粮食,500 万石就是 1000 万两银子。不过考虑到你之前卖粮也赚了些,再减去运输损耗的折算,你出 500 万两银子即可。”

“500 万两?” 叶青像是被烫到一样跳起来,声音都变尖了,“张大人您这是抢钱啊!我卖粮给王爷们才赚了 600 万两,这一下就要我拿出 500 万两,我岂不是白忙活了?不行不行,最多 100 万两!多一分都没有!”

“100 万两?” 张启放下茶杯,眼神里带着几分诧异,“叶大人,你是在开玩笑吗?100 万两只够买 50 万石粮食,运到北疆只剩 25 万石,按一石 120 斤算,也就 3000 万斤,连 2000 万百姓一天的口粮都不够,你觉得能救得了人?”

“那…… 那也不能怪我啊!” 叶青急得脸都红了,手不自觉攥紧了衣角,“我在青州还要养兵,还要给百姓修粮道,哪有那么多闲钱?120 万两!这是我能挤出来的极限了,再要多,我就得把玄甲骑兵的铠甲卖了!”

王渊脸色沉了沉,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叶大人,北疆百姓的命不是儿戏。你要是只出 120 万两,买了 60 万石粮,运到北疆只剩 30 万石,也就 3600 万斤,撑不了三天,朝堂上的参本只会更多,到时候不仅你要受罚,连保你的长公主都要被牵连。”

叶青咬着牙,心里天人交战 —— 他知道王渊说的是实话,可 120 万两已经是他能承受的底线了。上官燕在旁边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说:“主公,要不稍微多加点?别让两位大人太难做。”

叶青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巨大决心:“150 万两!真的不能再多了!买 75 万石粮,运过去剩 37.5 万石,怎么也能撑四五天,我把府里的蜜饯、酱肉全卖了,也就能凑这么多了!”

张启看着他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叶大人,你也别跟我们哭穷。谁不知道你在青州卖粮时,给百姓留了足够的粮食,自己还攒了不少家底?150 万两确实太少,买的粮不够塞牙缝,这样吧,200 万两,不能再少了。这 200 万两能买 100 万石粮,运到北疆剩 50 万石,按一石 120 斤算就是 6000 万斤,再加上朝廷补贴的 400 万两买的粮,刚好能让百姓撑到开春。”

叶青愣了愣,看着张启不容置疑的眼神,又看了看王渊严肃的表情,知道这已经是底线了。他狠狠拍了下桌子:“行!200 万两就 200 万两!不过我有个条件 —— 买粮的时候得给我留两石好米,一石 120 斤,我还想给青州的老部下寄点尝尝呢!”

王渊与张启对视一眼,无奈地笑了 —— 这叶青,都到这份上了,还惦记着给部下带米,倒真是个实在人。王渊点点头:“好,这事我答应你。明日我让你个人去你府上取银子,这事就算了了。以后做事,可得多想想后果,别再这么鲁莽了。”

“知道了知道了!” 叶青松了口气,目光又飘向桌案上的桂花糕,“那啥…… 大人,这桂花糕能不能给我装两盒?江玉燕还等着我带点心回去呢。”

张启笑着摆手:“拿吧拿吧,让管家多给你装几盒,别让你家姑娘等急了。”

叶青连忙道谢,跟着管家去装桂花糕时,还不忘回头对两位尚书说:“谢谢大人!以后有好吃的,我再给你们送点青州的酱肘子!”

看着他欢天喜地的样子,王渊忍不住对张启说:“这叶青,倒真是个活宝。”

张启点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虽鲁莽,却有仁心,是个可塑之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