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寿2(1/2)
刘老师的声音清亮如初,“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有人问我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是那些奖杯、奖状吗?”
她微笑着摇头,“不是的。而是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是舞蹈通过他们,继续长久地存在、生长。艺术的生命在于传承,而传承,远比一个人在舞台上的光阴要长久得多。”刘老师的目光最后定格在允安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心疼与骄傲。
酒过三巡,刘老师的学生们开始即兴表演。有人跳起《花月夜》,有人表演《羽衣舞》。
允安静静的看着,眼底藏着一丝难以释怀的落寞。作为恩师的亲传弟子,她本该在老师的寿宴上献舞一曲,那是她们师徒之间最深情的语言。
轮到允安时,她缓缓起身:“老师,学生近期虽不能起舞,但是为您准备了一首《木兰辞》。”
允安站在厅堂中央,无需任何配乐,仅以声音和神态就将花木兰的英气与柔美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她诵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时,右手顺势做出策马扬鞭的动作,腰身微转,依然可见允安其深厚的舞蹈功底。
刘老师专注地看着,眼中泪光闪烁。她知道,这个学生真正领悟了舞蹈的真谛——不在形,而在神。
表演结束,满堂喝彩。刘老师轻轻握住允安的手:“我呀!看着你们这些年轻人表演,就好像还是昨天的事。”
她望向窗外飘落的雪花,语气平和,“可一转眼,连我最小的弟子——安安,也都成家立业了。”
刘老师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柔和了她的轮廓:“安安,你还记得我教你的第一个剧目吗?”
“记得,是《洛神》。”允安轻声回应,“您说,首先要理解江流的呼吸,之后才能明白洛河之神,最后才跳得出有神韵的洛河神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