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长颈鹿的误会(1/2)
桑给巴尔商站的晨雾刚散,就传来一阵奇怪的嘶鸣——不像马,不像牛,倒像谁捏着嗓子吹号角。郑伟正对着海图标注航线,听见动静便走出屋,只见商站门口围了黑压压一群人,有移民,有黑人,还有几个赶早的阿拉伯商人,都仰着脖子往竹栏里瞅,嘴里啧啧称奇。
“大人您看!”李老汉踮着脚朝他招手,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部落送来的‘神兽’!说是叫‘麒麟’!”
郑伟拨开人群,竹栏里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那动物高得快顶着竹栏顶了,浑身裹着棕黄相间的斑纹,像披了件花毯子;四条腿细得像竹竿,却稳稳支着庞大的身子;最惹眼的是脖子,足有身子一半长,正伸着够树梢上的叶子,舌头卷卷的,灵活得像条小蛇。
“这……这是长颈鹿啊。”郑伟忍不住笑了。他在波斯商人的画册上见过,知道这是非洲特有的动物,怎么就成了“麒麟”?
送“麒麟”来的是卡鲁部落的首领,他穿着镶珠的披风,指着长颈鹿对郑伟说:“郑大人,这是我们在草原深处捕获的神兽,头似马,身似鹿,有角,会吃树叶,跟你们传说里的‘麒麟’一模一样!送您当礼物,保准能带来好运!”
郑伟这才明白——非洲部落没见过麒麟的画像,只听阿拉伯商人描述过“神兽有长脖子、花皮毛”,便把长颈鹿认成了麒麟。他要是说破,反倒扫了对方的兴,便顺水推舟道:“多谢首领美意,这‘麒麟’确实稀罕,我们一定好好养着。”
他让人在商站后院围了个大竹栏,铺了干净的干草,又让人每天去山坡上割新鲜的金合欢树叶。长颈鹿倒也不认生,见人递树叶就凑过来,长舌头一卷就把叶子卷进嘴里,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像在道谢。
消息传得比风还快。当天下午,桑给巴尔城里的人就涌来了,有黑人小孩扒着竹栏往里钻,被大人拽着后衣领也不肯走;有阿拉伯商人举着望远镜看,嘴里念叨“果然和《山海经》里写的一样”;连苏丹穆罕默德都特意跑来,对着长颈鹿拜了三拜,说“有麒麟镇守商站,定能五谷丰登”。
郑伟让人在竹栏边搭了个凉棚,摆上几张桌子,卖些茶水和点心。没想到这招竟成了生意经——来看“麒麟”的人太多,凉棚里的茶水天天卖光,连带着商站的棉布、铁器都多卖了不少。有个印度商人,本来是绕道去波斯的,听说商站有“麒麟”,特意停船来看,临走时买了二十匹丝绸,笑着说:“就算为看神兽,这趟也值了。”
养长颈鹿倒也省心,就是太能吃。每天要啃掉两大捆树叶,还得喝三桶水。负责喂食的是李老汉的孙子李小宝,他总爱跟长颈鹿说话:“你这脖子咋长这么长?是不是小时候总偷吃高处的果子?”长颈鹿似懂非懂,用脑袋蹭蹭他的胳膊,弄得小宝满身树叶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