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煤铁联营(1/2)
黄河岸边的风总带着股沙砾味,刮得人脸颊生疼。老王蹲在新修的铁路站台边,望着远处冒着黑烟的火车头“哐当哐当”地驶过来,烟袋锅子在手里转得飞快。他身后,黑压压的煤堆像座小山,几个工人正扛着铁锹,把碎煤往编织袋里装,动作麻利得像一阵风。
“王掌柜!江南来的电报!”伙计小李举着张泛黄的电报纸,踩着煤渣跑过来,鞋底子沾着黑灰,“铁厂说,这个月的铁锭已经炼好了,让咱们把煤送过去就卸货!”
老王接过电报纸,眯着眼看了半天。他不识多少字,可“千吨煤、百吨铁”这几个字认得真切,是他跟江南铁厂签的合约上最显眼的字眼。三个月前,江南铁厂的总办亲自带着人来山西,在煤矿里转了三天,临走时握着他的手说:“王掌柜,你这煤质好,火力足,我们铁厂就认你的煤。咱们签个长约,你每月送一千吨煤到江南,我给你换一百吨铁锭,如何?”
当时老王还在犹豫。他这煤矿开了快十年,煤挖出来全靠马车运,遇上雨天路滑,煤堆在矿上能堆出霉味。有次连下了半个月雨,眼睁睁看着几千斤煤在雨里泡成黑泥,心疼得他几夜没合眼。可江南远在千里之外,马车跑断腿也送不了多少,这“千吨煤”简直是天方夜谭。
直到铁路局的人找上门,说“铁路下个月就通到黄河边”,老王才咬了咬牙画了押。他记得那天总办笑着拍他肩膀:“王掌柜,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你就等着数银子吧。”
如今看来,这话真没掺假。
“小李,”老王磕了磕烟袋锅,“让弟兄们加把劲,把最后两车煤装完。跟火车司机说,多烧两铲子煤,争取明天一早就过黄河。”
“哎!”小李脆生生应着,转身就喊,“都快点装!王掌柜说了,早到江南早换铁锭,换了铁锭就给大伙儿发工钱!”
工人们的吆喝声顿时高了八度。铁锹撞击煤块的“叮叮”声,编织袋装满后的拖拽声,混着远处火车的汽笛声,在空旷的煤场上空荡开。老王望着那列黑色的长龙——车头喷着白雾,后面挂着二十节车厢,每节都能装五十吨煤,四列就能把一千吨煤全拉走。这要是换了马车,得三百辆才够,还得走一个月,现在呢?火车跑起来,三天就能到江南。
正看着,矿上的账房先生颠颠地跑过来,手里捧着个算盘,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掌柜的,你看!这是这个月的账。除去给工人的工钱、火车运费,换回来的铁锭一出手,纯赚三百两!比以前多了两倍还多!”
老王接过账本,手指头在上面点了点。他看不懂那些弯弯曲曲的数字,却认得账房先生圈出来的“三百两”。以前靠马车运煤,每月最多送两百吨,除去损耗和运费,能落五十两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呢?一千吨煤换一百吨铁锭,铁锭在山西能卖五两银子一吨,一百吨就是五百两,刨去成本,确实剩得多。
“把铁锭留五十吨,”老王说,“给县里的铁匠铺送去,让他们打些新的煤镐和铁轨零件。剩下的,让小李拉去太原府卖掉。”
“好嘞!”账房先生乐呵呵地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