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海政司开衙(2/2)
“管。”郑伟扶起他,指了指“云帆号”,“这船就是用来管的。三个月内,我派舰队去舟山巡逻,保你们能安心出海。”他让随从取来两匹棉布,塞到老汉怀里,“先拿去换点粮食,等我们清了海盗,你们的鱼,我海政司按市价收,当军粮。”
老汉攥着棉布,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俺们祖辈打渔,就盼着海里能太平……”周围的渔民也跟着抹泪,有人喊:“大人要是能护着俺们,以后打了大鱼,先给您送来!”
郑伟望着这群黝黑的汉子,突然觉得怀里的铜印更沉了。他想起曹林说的“海权不是抢地盘,是让渔民能撒网,商人能行船”,此刻才算摸着点门道。
午后的太阳钻出云层,照在海政司的瓦房上,红绸匾额被晒得发亮。工匠们开始给“云帆号”装火炮,青铜炮管泛着冷光,老李特意在炮身上刻了“护商”二字:“咱这炮,不打渔船,专打海盗。”
测绘官带着人往船上搬六分仪、测深绳,还有一摞厚厚的旧海图——那是从各地商栈、渔民手里收来的,有的画着奇怪的海怪,有的标着“此处有恶鬼”,测绘官笑着说:“得把这些虚的都改成实的,礁石就是礁石,洋流就是洋流,让后来的船看着图就敢走。”
郑伟坐在码头的石阶上,看着渔民们扛着渔具渐渐走远,他们的脚印在泥地里连成串,像条通向深海的路。他从怀里掏出铜印,在阳光下晃了晃,印面上的“海政司印”四个字清晰可见。
“试航黄海,再探南海。”他对着洛水轻声说,仿佛在跟这片即将被驯服的海洋打招呼。远处的“云帆号”鸣了声汽笛,蒸汽裹挟着煤烟冲上天空,在蓝天上画出一道灰线,像给未来的航线,打了个醒目的标记。
傍晚时,海政司的牌子正式挂了起来。红绸落下的瞬间,正好有艘运煤船靠岸,黑黢黢的煤块被卸下来,堆在码头像座小山。郑和抓起一块焦煤,在手里掂了掂,煤渣从指缝漏下来,落在新铺的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种子。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从洛阳的码头到南海的礁盘,从渔民的渔网到商人的货舱,这条海路要铺的,不只是铁轨和灯塔,还有让人能踏实过日子的底气。就像这焦煤,看着黑,烧起来,却能让船跑得更远,让日子更暖。
暮色渐浓,“云帆号”的甲板上亮起了油灯,灯光映着忙碌的人影,也映着远处渐次亮起的渔火。郑伟站在船头,望着洛水汇入黄河的方向,那里的水,终将流向大海——而他和他的船,也将跟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