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黄河筑新堤(2/2)
那官员吓得“扑通”跪下,脸色惨白:“下官……下官一时糊涂,想着省下的银子能……”
“能进你的腰包?”曹林的声音冷了下来,“银监会的人早就报上来了,你让人换的沙土,昨天已经全部清出工地,换成新石灰。念你是初犯,罚俸一年,去伙房挑水赎罪。”
李通判连声道谢,爬起来就往伙房跑,背影狼狈得很。巡抚和其他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出,后背的汗把官服都浸透了。
“你们记着,”曹林的目光扫过众人,“这堤,筑的是土,防的是水,但最要紧的是挡住人心的贪念。若是人心贪了,再好的材料也筑不起结实的堤;若是人心正了,就是用黄土,也能守住百姓的家。”
官员们纷纷称是,声音里带着敬畏。
午后的太阳越来越毒,民夫们却干劲十足。有的光着膀子夯土,古铜色的脊梁上汗珠滚落,砸在堤面上溅起细小的土花;有的推着独轮车运糯米浆,车辙在地上留下深深的印子;还有的在堤边栽柳树,树苗是从江南运来的,根系发达,能牢牢抓住堤土。
王老汉也没闲着,指挥着年轻人给树苗浇水。他看着曹林蹲在柳树苗旁,用手把土压实,突然觉得这北境王不像个官,倒像个跟他们一起扛过活的弟兄。
“北境王,您看这堤能管多少年?”有个民夫大声问。
曹林直起身,望向奔腾的黄河水,水浪拍打着新堤的根基,发出沉稳的回响。“用心管,能管一百年;不用心,一年也管不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力量,“但只要咱们把贪念挡住了,把人心守住了,这堤就能一直站在这里,护着你们,护着你们的子孙后代。”
夕阳西下时,新堤的轮廓在暮色里越来越清晰,像一条巨龙卧在黄河岸边。民夫们收工了,扛着工具往工棚走,嘴里哼着新编的小调:“北境王,筑新堤,糯米浆,拌得细,贪赃官,无处避,黄河水,乖乖去……”
曹林站在堤上,看着远处的炊烟升起,村庄里传来孩子的笑声。黄河的浪涛依旧汹涌,却仿佛被新堤镇住了,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他知道,这道堤不仅是挡水的屏障,更是百姓心里的依靠——只要这堤在,日子就有盼头,人心就有归宿。
夜色渐浓,工地上的灯笼亮了起来,像串落在岸边的星。曹林转身离开时,听见身后传来夯土的声音——原来是几个民夫趁着月色加班,石夯起落间,仿佛在为这新堤,打下最坚实的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