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114章 屯垦令下

第114章 屯垦令下(2/2)

目录

李老三的婆娘在田边搭了个草棚,锅里煮着民政司发的小米粥,香气飘得老远。她看着男人犁地的背影,又看了看棚里熟睡的小儿子,忽然哼起了新学的小调:“断云寨,有良田,种出粮食吃饱饭;有好犁,不用愁,三年盖起砖瓦房……”

旁边的妇人听见了,也跟着哼起来,调子越传越远,混着犁铧翻土的“沙沙”声,成了荒地上最动听的歌。

晌午歇脚时,周先生带着人送来绿豆汤,看着各家的进度,在册子上记着:“李家,已耕一亩半;王家,已耕一亩二;张家……”他忽然指着远处的土坡,“那边的荒地石头多,谁愿意去开?官府多补半斤种子!”

“我去!”李老三第一个举手,“俺有力气,不怕石头!”

“俺也去!”好几个汉子跟着应声。他们以前在老家,别说石头地,就是盐碱地都得抢着种,现在有种子、有工具,再硬的地也敢啃。

周先生看着这股子劲头,心里暖烘烘的。他原是江南的秀才,因看不惯官府腐败才逃到断云寨,本以为这里只有枪杆子,没想到曹林的“屯垦令”竟比孔孟的道理还能聚拢人心——给百姓一块地,让他们能吃饱饭、活下去,比什么说教都管用。

傍晚收工时,李老三看着自己耕好的两亩地,直起腰捶了捶。虽然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心里却踏实得很。他婆娘端来粥,里面还卧了个鸡蛋——是早上领种子时民政司发的,说是给干活卖力的农户补身子。

“他爹,你看那边。”婆娘指着西边的山坡,夕阳下,有更多的流民扛着锄头往这边来,远处的官道上,马车拉着更多的犁和种子,扬起的尘土像条黄龙。

李老三喝着热粥,忽然觉得这清溪县的荒地,不再是荒凉的土坷垃,而是能长出希望的金窝窝。他想起刚逃来时,一家人啃树皮、喝雪水,以为这辈子都熬不出头;现在,有地、有犁、有盼头,连做梦都能笑出声。

夜色降临时,荒地上亮起了点点篝火。流民们围着篝火吃饭、聊天,说的都是“秋天能收多少粮”“过年能不能给娃做件新衣裳”。周先生站在高处,看着这片被翻耕的土地,听着远处传来的小调,忽然明白曹林为啥要下“屯垦令”——枪能守住地盘,粮食能稳住人心,而人心齐了,再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庄稼,再难的日子也能熬出甜。

夜风拂过,带来泥土的腥气,也带来远处铁匠坊的锤声。李老三把地契小心翼翼地塞进枕头下,抱着婆娘和孩子,在草棚里睡得格外香。他梦见自己的地里长出了金灿灿的稻子,堆得像小山,儿子穿着新衣裳,正在稻穗间跑……

清溪县的荒地上,新的希望,正随着翻起的黑土,一点点扎根、发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