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73章 驻军之约

第73章 驻军之约(1/2)

目录

元宵节的灯笼还在聚宝市的屋檐下摇晃,曹林已经在聚义楼的沙盘前站了半个时辰。沙盘上,断云寨的势力范围用红线标出,像一片伸展的枝叶,云州府铁矿、临江府码头、清溪县城是三个最关键的节点,此刻正被他用手指反复摩挲。

“年过完了,该干正事了。”曹林抬起头,对着面前的几位旅长说,“咱们的势力范围扩大了,光靠寨子里的兵守着不行,得把防线往前推。”

他指向沙盘上的云州府铁矿:“步兵一旅,你们的任务是去铁矿场建个大型军营,常驻那里。铁矿是断云寨的铁器根基,也是云州府的税银大头,你们不仅要护着铁矿,还得帮云州府稳住周边治安。”

一旅长赵虎往前一步,抱拳领命:“请大当家放心,保证守得铁桶一般!”

“但有个条件。”曹林话锋一转,“军队的粮草、月钱,还有军营的建设费,都得由云州府出。咱们不是去当冤大头的,他们占了驻军的便宜,就得掏这份钱。”

赵虎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您是说,让云州府‘雇’咱们守铁矿?”

“可以这么说。”曹林点头,“你带上十位政委一起去,政委不光管军纪,还得跟云州府的官员打交道,把账算清楚——每月多少粮、多少银子,都得立字据,按季度结算。这事必须谈成,谈不成就不用回来了。”

这十位政委,是曹林特意培养的人,大多识文断字,懂规矩,能跟官府和乡绅打交道,既能监督军队,又能处理民事,是驻军的“润滑剂”。

交代完一旅的任务,曹林又指向临江府码头:“步兵二旅,分出一半兵力去码头驻扎。那里商船云集,是断云寨的财路,得护着来往商户的安全,打击水匪。同样,军营费用、兵饷粮草,由临江府商会出,让他们按商船数量分摊,也算买个平安。”

二旅长是个叫周平的老兵,性子沉稳:“属下明白,会跟商会把规矩定死,免得日后扯皮。”

“剩下的一半兵力,去清溪县城驻防。”曹林最后指向沙盘上的清溪县,“县城是周边村镇的中心,守着它,能稳住民心。费用让县太爷从赋税里出,告诉他,驻军在,他的乌纱帽就稳,这笔买卖不亏。”

三位旅长领命离去时,曹林又叮嘱了一句:“记住,咱们是去驻军,不是去抢地盘。秋毫无犯,才能让他们真心接受——但也别让人欺负了,谁要是敢克扣粮饷、刁难弟兄们,不用请示,先把人扣了再说!”

三天后,三支部队陆续出发。

步兵一旅的队伍最庞大,五百名士兵背着线膛枪,牵着驮着帐篷和工具的骡马,浩浩荡荡往云州府去。赵虎骑着马走在前面,十位政委跟在旁边,手里拿着账本和笔墨——这是要跟王知府“谈判”的家伙。

到了云州府,王知府果然摆了宴席接风,席间却绝口不提费用的事,只说“铁矿的安全全靠断云寨,府衙一定全力配合”。

酒过三巡,赵虎放下酒杯,开门见山:“王知府,咱是粗人,就不绕弯子了。大当家有令,驻军可以,粮草月钱得府衙出,每月三百石粮、五百两银子,军营建材另算,这是账目,您过目。”

政委把账本递过去,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士兵每日口粮多少、月钱多少、军营需要多少砖瓦水泥,一笔一笔,明明白白。

王知府的脸僵了一下,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赵旅长,府衙的账上……实在紧张啊,能不能宽限些时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