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犁尖与新苗(2/2)
“成了!”负责照看温棚的老农笑得满脸褶子,手里捧着一个最大的土豆,“大当家,您看这品相,比在老家种的强十倍!这温棚真是个宝,冬天也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
曹林拿起一个玉米棒,数了数玉米粒,足足有五十多排,每排二十粒,这产量比普通谷子高太多了。他让人把收获的土豆和玉米仔细收好,挑选最饱满的当种子,装在陶缸里,盖上干燥的草木灰,防潮防虫。
“春耕还有半个月,正好赶得上。”曹林对民政司的人说,“按老规矩,新品种的种子优先给断云寨势力范围内的农户,清溪县、临江村、黑石渡……挨村登记,一户发两斤土豆种、一斤玉米种,告诉他们怎么种:土豆要切块埋深些,玉米要间距一尺半,都得施足底肥。”
分发种子的场面比送犁时还热闹。农户们提着篮子来领种子,听老农讲种植技巧,有人掏出纸笔认真记着,有人干脆让孩子跟着老农学,生怕漏了一个字。
“大当家,这‘地蛋’真能亩产几千斤?”有个老农还是不放心,捏着土豆种左看右看,“要是种砸了,耽误了春耕可咋整?”
“放心种。”曹林拍着他的肩膀,“断云寨的试验田已经种上了,派了专门的人盯着,有啥问题随时来问。就算真种砸了,寨里的粮仓给你们兜底,饿不着肚子。”
这话像颗定心丸,农户们彻底放了心。领完种子,有人直接回家翻地,说要试试新曲辕犁耕出来的地适不适合种土豆;有人围着老农问个不停,连浇水的时辰都要问清楚。
曹林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新曲辕犁解决了耕作效率的问题,土豆玉米解决了产量和耐旱的问题,这两样东西加起来,足以让断云寨在春耕时抢占先机。
他走到试验田边,看着工匠们用新曲辕犁翻地,老黄牛轻松地拉着犁,翻起的土浪像流动的波浪。不远处,几个农户正在埋土豆种,手里的小铲子挖着坑,动作仔细得像在埋金子。
“大当家,您看这犁,配上这新种子,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王二柱扛着一把新犁路过,脸上的笑比阳光还灿烂,“俺家那口子说了,等秋收了,用新玉米做窝窝头,给您送一篮子尝尝!”
曹林笑着点头。阳光洒在翻耕的土地上,泛着湿润的光泽,温棚里的新种子已经播撒下去,曲辕犁的犁尖划破冻土,带着希望扎进泥土深处。
春耕的号角还没吹响,但断云寨的土地上,已经埋下了丰收的伏笔。新的农具,新的作物,还有农户们眼里的盼头,正像温棚里的幼苗一样,悄悄积蓄着力量,只等一场春雨,就能破土而出,长成一片让人踏实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