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一个山寨的崛起 > 第62章 利益利用

第62章 利益利用(2/2)

目录

回到断云寨时,聚宝市的灯笼已经亮了。他让人去通知施工队和民夫:“休息两天,后天一早集合,去云州府修铁矿路。”

消息传开,刚到家的民夫们又热闹起来。清溪镇的汉子拍着胸脯:“云州府的路?那得修得更结实!黑石部的骑兵凶,路不结实可不行!”有人担心矿上危险,旁边的人就笑:“有断云寨的兵护着,怕啥?再说了,修路的工钱高,还管三顿饭,这样的活计打着灯笼都难找!”

两天后,施工队准时集合。这次的队伍比修临江府码头时更壮大:五十个工匠,三百个民夫,带着十车水泥、二十车青砖,还有新做的铁铲、木抹子,浩浩荡荡往云州府去。王二柱骑着马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两张图纸:“左边是云州府城到铁矿的路线,右边是咱们断云寨到铁矿的支线——两条路要在铁矿门口汇合,将来运矿石,往哪边走都方便!”

云州府的工房果然很配合,派了几十个衙役来帮忙,还送来十车粮草。但曹林没让他们插手施工,只让负责送料、烧水,核心的地基、铺水泥全由断云寨的工匠盯着。“不是信不过他们,是标准不能降。”王二柱对工匠们说,“这路要走骑兵、运矿石,差一分都可能出乱子。”

铁矿的路比临江府的难修,要翻过两座山,还要跨过一条常年有水的河。施工队分成两拨,一拨从云州府城往铁矿修,一拨从断云寨往铁矿修,像两条长龙往中间凑。民夫们干劲十足,尤其是云州府周边村子的人,听说路通了能去铁矿干活赚钱,比谁都卖力,有的人家父子俩都来修路,说“修好了路,子孙后代都能沾光”。

曹林去过两次工地。第一次是看地基,见云州府那边的工役想把地基打浅些,被断云寨的工匠当场拦住,拿着尺子量:“王管事说了,必须三尺深,少一寸都得返工!”第二次是看架桥,工匠们用水泥浇筑桥墩,里面加了铁条,王二柱站在河边喊:“这桥得能过马车拉矿石,承重不够,将来塌了砸的是咱们的人!”

王知府也来看过一次,见断云寨的施工队确实没糊弄,路修得又快又好,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拉着曹林在工地旁的窝棚里喝了碗粥:“大当家,说实话,以前我总怕你们太强,压得云州府喘不过气。现在才明白,你们强了,咱们才能安稳——这路修通了,我夜里都能睡踏实了。”

曹林没接话,只是指着远处正在铺路的民夫:“你看他们,不管是断云寨的还是云州府的,都在一块干活。路通了,心也就近了,比啥都强。”

一个月后,两条水泥路在铁矿门口汇合。当最后一块水泥板铺好,王二柱让人在汇合处立了块石碑,左边刻着“断云寨承建”,右边刻着“云州府协办”,中间是“同治元年秋”。

通车那天,断云寨的铁骑营和云州府的衙役一起在路边警戒,第一辆运矿石的马车从铁矿出来,一半往断云寨去,一半往云州府城去,车轮碾过新修的水泥路,平稳得像在平地上走。

曹林站在石碑旁,看着马车远去,心里清楚:这条路修的不只是矿石通道,更是断云寨在云州府的立足之地。用一半的修路钱,换一条能快速出兵的通道,换云州府的半推半就,划算。

秋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落在水泥路上,很快被往来的脚步踏平。施工队的民夫们又要转战下一个工地,他们的脚印留在新修的路上,像给这片土地系上了越来越多的绳结,把断云寨的名字,悄悄织进了更多人的日子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