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琴音斗邪道(1/2)
宋词续情缘
江南暮春,烟雨朦胧。秦淮河畔的“浣月琴社”里,雕梁画栋映着廊下油纸伞,空气中飘着新茶的清冽与芍药的甜香。柳如烟端坐于临水轩窗下,一身月白绣芍药旗袍裹着玲珑身段,墨色长发松松挽成发髻,几缕碎发随晚风拂过光洁的额头。她皓腕轻抬,指尖如削葱般落在古琴弦上,《平沙落雁》的旋律潺潺流出,时而清越如溪涧鸣泉,时而低回似窃窃私语,引得廊外游人驻足,连烟雨都似放慢了脚步。
君墨尘倚在朱红柱旁,青衫磊落,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落在柳如烟身上,眼底满是惊艳:她的脚踝纤细如玉,踩着素白绣鞋轻点地面,旗袍下摆随着弹奏的动作微微晃动,勾勒出腰肢的柔婉曲线;伏案时肩头的弧度温婉,侧脸轮廓清丽,睫毛如蝶翼轻颤,那双含情眼似盛着秦淮风月,顾盼间流转的韵致,比庭中盛放的芍药更动人三分。这般风姿,难怪前世能让临安城文人墨客争相题咏,今生亦是民谣圈的清冷白月光,走到哪里都能引来无数炽热目光。
“柳小姐的琴艺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曲子太过清寂,不如陪哥哥喝杯酒,换首欢快的如何?”一个油头粉面的中年男人带着两个保镖闯了进来,正是前几日被君墨尘教训过的潜规则导演孙彪。他身后跟着个身着道袍、眼神阴鸷的老者,指尖掐着诡异法诀,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黑气——显然是孙彪找来的邪道帮手。
柳如烟秀眉微蹙,停下手来,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孙先生请自重,琴社乃清净之地,非饮酒作乐之所。”
孙彪嗤笑一声,眼神在她玲珑身段上肆意打量:“装什么清高?在圈子里混,哪有不逢场作戏的?今日你若从了我,明日就让你上春晚舞台;若是不从,我让你在民谣圈永无出头之日!”他身后的邪道老者阴恻恻开口:“此女身怀纯阴之气,正是助我修炼‘噬魂音功’的绝佳鼎炉,孙老板不必多言,待我取了她的精气,再让你随心所欲。”
话音刚落,老者从袖中取出一面黑色令牌,口中念念有词。令牌上黑气蒸腾,化作无数尖锐的音波朝着柳如烟袭来,琴社内的桌椅瞬间被震得噼啪作响,廊外的芍药花瓣纷纷凋零。柳如烟猝不及防,胸口一阵闷痛,嘴角溢出一丝血迹,古琴也险些从膝上滑落。
“放肆!”君墨尘身影一闪,已挡在柳如烟身前,青衫猎猎,霸气尽显。他眼神冷冽如冰,看向孙彪二人朗声道:“孙贼无德扰清欢,邪道害人必遭难。芍药含香贞不屈,岂容鼠辈乱摧残!”
孙彪又惊又怒:“又是你这穷酸道士!上次坏我好事,今日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邪道老者冷笑一声,挥手催动音波:“黄口小儿也敢挡道,且让你尝尝噬魂音功的厉害!”黑色音波化作狰狞鬼面,朝着君墨尘猛扑过来,带着摄人心魄的尖啸。
君墨尘却不慌不忙,拿起柳如烟膝上的古琴,指尖在弦上轻轻一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他朗声道,随即吟出苏轼《定风波》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古琴声骤然响起,清越激昂,如清风破雾、朗日破云,与邪道的黑色音波碰撞在一起。
奇妙的是,君墨尘的琴音看似柔和,却蕴含着玄清观的浩然真气,每一个音符都如利刃般割裂黑气。他指尖翻飞,琴音忽转《临江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词句随着琴音扩散,黑色音波竟被震得节节败退。柳如烟看得目眩神迷,只见君墨尘白衣胜雪,临危不乱,眉宇间的英气与温润交织,恰如前世记忆中那个在西湖边与她唱和的青衣书生。
就在此时,君墨尘的天眼骤然睁开,金芒闪烁间,宋朝的轮回片段如潮水般涌现:彼时他是苏轼门下弟子秦砚,她是江南词人柳清颜。元宵佳节,西湖边花灯璀璨,她身着襦裙立于断桥之上,抚琴吟唱《鹊桥仙》,引来无数文人围观。有权贵子弟见她貌美,欲强行抢回府中,是他挺身而出,以诗词相辩,以折扇为剑,护她周全。临别时,他赠她一枝芍药,题诗“红药含香赠佳人,西湖月下同知音”,她回赠亲手绣的香囊,轻声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那芍药的清香,竟与今日琴社中的香气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