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90章 讲座反响: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第490章 讲座反响:场场爆满,座无虚席(1/2)

目录

上海首场巡讲的温情余韵还未消散,糯米与孩子们的羁绊故事便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当“绿韵微光”团队带着非遗作品、治愈犬糯米与满满的诚意,陆续走进成都、广州、西安等城市时,“幸福分享”公益巡讲彻底点燃了全国热情——每场讲座的门票上线即售罄,会场内座无虚席,过道与后排挤满了闻讯而来的听众,甚至有家长带着孩子跨省赶来,只为现场感受非遗的治愈力量与公益的温暖。

“没想到公益讲座能有这样的热度!”陈曦站在成都非遗博览园的演讲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满是感慨。从上海到成都,从广州到西安,无论是高校礼堂、国际会展中心,还是非遗文化场馆,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听众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有抱着学习心态的公益人,有寻求教育方法的家长,有热爱非遗文化的年轻人,还有被忠犬故事打动的普通市民。

热度背后:故事动人,内容扎实

巡讲场场爆满的背后,是真实故事的感染力与扎实内容的吸引力。沈亦舟剪辑的《微光》短片,在每场讲座播放时都会引发全场共鸣,乐乐从沉默到自信、小宇从退缩到坚持、朵朵从腼腆到开朗的蜕变,搭配糯米无言的陪伴,让不少听众热泪盈眶。有广州的听众在短片结束后哽咽道:“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老师们的坚守和糯米的陪伴,让我看到了最纯粹的善良与力量。”

陈曦的主讲始终以“初心+实践”为核心,既有项目初期的艰难探索,也有跨界合作的温暖瞬间,更有孩子们成长的真实数据。她从不刻意煽情,却用朴实的语言打动了无数人。在西安的讲座中,当她讲到“绿韵微光”用千万级公益基金,为全国100家公益组织提供非遗教学资源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从事公益事业十年的听众说:“陈老师的分享不仅有温度,更有干货,他们的帮扶模式可复制、可推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每场讲座的特色环节更是锦上添花。在成都,团队融入蜀绣文化,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现场与孩子们合作,共同完成“羌绣+蜀绣”融合作品,让听众直观感受非遗跨界的魅力;在广州,结合广彩元素,孩子们现场展示“剪纸+广彩”创意手作,还邀请听众一起体验简易广彩绘制;在西安,团队带着孩子们穿汉服、展示“竹编+皮影”作品,让讲座充满了地域文化特色。

治愈犬糯米依旧是每场讲座的“人气王”。它温顺地趴在陈曦脚边,偶尔与台下听众互动,用脑袋蹭蹭伸出的手心,总能瞬间缓解现场的紧张氛围。有自闭症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听讲座,原本抗拒与人接触,却主动要求抚摸糯米,家长激动地说:“孩子平时很少主动靠近陌生人或动物,今天能这样,真的太惊喜了!”

听众回响:感动之余,付诸行动

巡讲的热度不仅体现在场场爆满的上座率,更体现在听众的实际行动中。每场讲座结束后,志愿者报名点前都排起了长队,不少听众当场填写报名表,希望能为特殊儿童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西安站结束,全国志愿者队伍已突破5000人,涵盖了教师、医生、设计师、大学生等各个群体。

企业合作意向也源源不断。成都的蜀绣工坊主动提出,免费为“绿韵微光”提供蜀绣材料,并派传承人前往中心授课;广州的一家文创企业,计划与团队合作开发“非遗+广彩”系列产品,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公益;西安的旅游公司则表示,将推出“非遗公益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参观中心,购买孩子们的非遗作品,助力公益传播。

家长们的反馈更是让团队倍感欣慰。不少特殊儿童家长在讲座后,主动联系团队,咨询非遗帮扶的相关事宜,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加入;还有家长分享了自己的改变:“以前总觉得孩子是负担,听了陈老师的分享,我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要像对待普通孩子一样,陪伴他、鼓励他。”

更让人惊喜的是,巡讲还引发了社会对特殊儿童群体的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对巡讲进行了深度报道,呼吁社会消除对特殊儿童的偏见,为他们提供更多平等的机会;各地学校也纷纷行动起来,邀请团队前往学校开展公益分享,让更多学生了解特殊儿童,学会包容与关爱。

在西安站的互动环节,一位中学生举手提问:“我们能为特殊儿童做些什么?”陈曦笑着回应:“你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比如给孩子们写一封信、画一幅画,或者在校园里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力量。”讲座结束后,这位中学生带着同学,将自己画的非遗主题画作送给了孩子们,还承诺会在学校组织“非遗公益义卖”,为中心筹集善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