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478章 医生的礼:刻字听诊器

第478章 医生的礼:刻字听诊器(1/2)

目录

“忠犬纪念礼”交付仪式的温馨还萦绕在中心,孩子们与狗狗亲昵互动的画面刚被沈亦舟定格成永恒,陈曦四人却收到了一份意外的“反馈礼物”——中心的医护团队与家长代表联名提议,希望为苏医生定制一份专属敬意。恰逢苏医生入职三周年,又值她主导的特殊儿童康复方案获省级表彰,四人决定以“非遗+专业”为核心,打造一柄刻字听诊器,既致敬她的医者仁心,也将孩子们的感恩与非遗文化融入其中。

“苏医生的听诊器是孩子们康复路上的‘定心丸’。”陈曦感慨道。她亲眼见过,自闭症男孩乐乐情绪失控时,苏医生会用听诊器让他听自己的心跳,温柔安抚;脑瘫女孩小婷做肢体训练哭闹时,听诊器贴在胸口的触感,能让她慢慢平静。林砚舟补充:“可以在听诊器上刻上孩子们的非遗作品元素,再加上一句纪念语,让这份礼物既有温度又有意义。”

秘密筹备:藏在细节里的心意

为了给苏医生一个惊喜,四人特意避开她开展筹备工作。沈亦舟翻遍了三年来的拍摄素材,筛选出苏医生与孩子们相处的经典瞬间——为小宇调整康复手套、陪乐乐做专注力训练、给朵朵讲解认知卡片,这些照片将作为后续纪念册的核心内容。

陈曦负责对接专业医疗用品品牌,定制一柄高品质听诊器。“要选听诊效果好、手感舒适的型号,苏医生每天要用它检查几十个孩子,耐用性和实用性最重要。”她反复对比多个品牌,最终选定一款防滑手柄、高灵敏度的听诊器,主体为柔和的米白色,既贴合医疗场景,又透着温暖质感。

林砚舟则承担起“非遗元素融合”的关键任务。他召集孩子们开展“感恩非遗手作”活动,让大家用自己擅长的技艺创作小图案,最终筛选出三个代表性元素:乐乐的竹编“幸福树”简化纹路,象征成长与希望;小宇的羌绣“太阳花”轮廓,代表温暖与治愈;朵朵的剪纸“爱心小羊”,寓意陪伴与守护。林砚舟将这些图案简化成适合雕刻的线条,再搭配“医者仁心·守护童心”八个字,构成听诊器的刻字设计方案。

苏医生的闺蜜兼同事李护士,悄悄收集了家长们的手写祝福,有孩子歪歪扭扭的签名,也有家长真挚的感言:“感谢苏医生三年如一日的耐心,让我的孩子从抗拒康复到主动配合”“您的听诊器,是孩子最信任的声音”。这些祝福将被整理成一本迷你纪念册,与听诊器一同送出。

匠心雕刻:非遗与专业的碰撞

定制听诊器的核心在于刻字工艺。林砚舟带着设计稿,走访了本地知名的手工雕刻工坊,反复沟通雕刻细节:“图案要细腻,不能影响听诊器的音质;字体要圆润,贴合医疗用品的严谨感;非遗元素要自然融入,不能显得突兀。”

雕刻师傅根据听诊器的材质特性,采用激光雕刻与手工打磨结合的方式。首先用激光精准勾勒出竹编纹路的经纬线条,线条纤细却清晰,还原了乐乐竹编作品的层次感;再用手工雕刻太阳花的轮廓,花瓣边缘打磨得光滑圆润,避免划伤手;最后将剪纸爱心小羊的图案刻在听诊器的耳塞连接处,小巧精致,不影响使用。

“医者仁心·守护童心”八个字被刻在听诊器的手柄上,字体选用柔和的楷体,每个笔画都经过精细打磨,既醒目又不失温婉。雕刻完成后,师傅还在刻字处做了防氧化处理,确保图案和文字长期清晰,就像苏医生的初心始终不变。

与此同时,沈亦舟将筛选出的照片打印出来,搭配家长们的手写祝福,制作成一本巴掌大的迷你纪念册。封面用竹编纹路的布料包裹,中间镶嵌着一个小巧的羌绣太阳花,与听诊器的刻字元素遥相呼应。纪念册里,每张照片旁都配着简短的文字:“2021年9月,苏医生第一次为乐乐听诊”“2022年6月,小宇在听诊器的陪伴下完成康复训练”“2023年3月,朵朵主动让苏医生检查身体”,一页页记录着三年来的温暖瞬间。

惊喜揭晓:听诊器里的感恩与敬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