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形象管理:顶流帮忙打造(2/2)
最后是妆容和发型。苏蔓给陈曦化了淡淡的“伪素颜妆”——只涂了轻薄的粉底,重点提亮了眼下和苹果肌,唇妆选了温柔的豆沙色:“盛典要持续一整天,妆容要持久又自然,太浓的妆容易脱妆,还会显得有距离感。”发型则是简单的低马尾,只在发尾用卷发棒烫了一点点弧度:“低马尾显干练,微卷的发尾又能增加柔和感,你和人交流时,头发不会乱飘,也方便戴耳麦。”
全部完成后,陈曦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简直不敢相信——米白色连衣裙衬得她肤色透亮,浅灰色开衫显得温婉大方,苗绣胸针和竹编手链在细节处闪闪发光,淡淡的妆容让她看起来精神饱满,又不失亲和力。“这真的是我吗?也太好看了吧!”陈曦惊喜地转了一圈,连传承馆的同事都忍不住称赞:“陈姐,你今天看起来又专业又温柔,完全是‘非遗传承人的理想形象’!”
苏蔓笑着帮她整理了一下开衫的领口:“这还不算完,我再教你几个‘形象管理小技巧’。”她拿出手机,打开相机调成录像模式:“和人交流时,肩膀要放松,不要含胸驼背;递名片时,双手递出,眼神要看着对方;拍照时,不要僵硬地站着,可以自然地拿着苗绣胸针,或者轻轻搭在竹编展示架上,既自然又能突出非遗元素。”
她还特意模拟了盛典上可能遇到的场景:“如果记者问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造型’,你可以说‘我的开衫上别着李阿婆绣的苗绣胸针,手上戴的是王师傅编的竹编手链,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非遗手工艺人的作品,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既回答了问题,又宣传了手作公益,一举两得。”
盛典当天,陈曦穿着苏蔓打造的造型出席,果然成了现场的“亮点之一”。不少媒体记者主动过来采访,第一句话大多是“你的苗绣胸针真好看,是哪里来的?”;非遗领域的专家也称赞她“形象和理念很契合,一看就是真心在做非遗传承”;还有几家企业负责人主动递来名片,说“从你的形象就能看出手作公益的用心,希望有机会合作”。
活动结束后,陈曦第一时间给苏蔓发去照片和视频:“太谢谢你了!今天不仅没人说我穿得随意,还靠造型吸引了不少合作意向,连记者都主动问起咱们的非遗配饰!”
苏蔓回复得很快,还配了个开心的表情包:“我说过吧,形象管理不是‘臭美’,是‘用外在传递内在’。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手作公益,是背后的非遗传承人,好的形象能让别人更快地认可你,认可你做的事。以后有活动,随时找我,我免费给你做造型!”
从那以后,陈曦不仅记住了苏蔓教的形象管理技巧,还特意在传承馆整理了一个“非遗配饰角”——把苗绣胸针、竹编手链、银饰耳环等做成“活动专用配饰”,每次参加重要活动,都会选几件搭配衣服。她还把苏蔓教的“交流礼仪”分享给团队的同事,让大家一起用更专业、更亲和的形象,展现手作公益的风采。
后来,在手作公益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陈曦穿着简约的衬衫,搭配李阿婆新绣的樱花纹胸针,站在高校的讲台上,温柔又坚定地讲述非遗传承的故事,台下的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不少人课后主动报名成为手作公益的志愿者。陈曦看着台下热情的学生,心里满是感激——她知道,好的形象不仅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更能成为“传递非遗文化的桥梁”,让更多人因为这份“看得见的用心”,愿意走进非遗、了解非遗、守护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