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学长好感度满100:解锁忠犬模式(2/2)
第二天一早,林砚舟又带着团队提前来到展厅做细节优化。他特意为每件非遗展品设计了“故事卡”——用手写体标注展品的技艺传承人和背后的文化寓意,比如李阿婆绣的“百鸟朝凤”苗绣,卡片上写着“耗时三个月完成,采用传统‘打籽针’,每平方厘米有8枚籽针,象征吉祥如意”;王师傅编的竹编收纳盒,卡片上记录着“用三年生毛竹劈丝编织,经过高温碳化处理,防潮防虫”。陈曦看着他趴在桌子上写故事卡的样子,突然想起系统面板——自从两人开始合作高校非遗推广,林砚舟的好感度就从最初的“合作友好”一路上升,现在应该已经达到满值了。
她悄悄打开系统,果然看到林砚舟的“校园合作伙伴”特质旁,“忠犬模式”的图标正闪烁着绿色光芒,一条提示弹出:“检测到宿主与林砚舟深度协作推进非遗项目,林砚舟在危机时刻主动整合资源、全程主导解决方案,对宿主的信任与合作意愿达顶峰,解锁‘校园忠犬’模式。触发核心效果:1. 校园资源前置整合——提前6个月对接高校非遗社团、设计专业、校园媒体,建立资源库,为手作公益校园活动提供‘人、财、物’全方位支持;2. 合作项目主动规划——每季度提交‘非遗进校园’详细计划,含课程开发、设计大赛、体验展等,附预算表与风险预案,无需宿主推动;3. 应急支持极速响应——校园合作中遇任何问题(团队违约、资源短缺、沟通障碍),林砚舟将在1小时内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零延误。”
决赛当天,展示区果然惊艳了所有到场嘉宾。苗绣展品在精准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竹编陈列架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文创产品,学生设计的非遗元素钥匙扣、笔记本被整齐陈列,每一件展品旁的故事卡都吸引了不少人驻足阅读。李阿婆握着陈曦的手,笑着看向正在给嘉宾介绍展品的林砚舟:“这个林小伙子真是个好孩子,做事认真又踏实,有他帮你,你们的非遗肯定能传得更远。”
决赛结束后,林砚舟递给陈曦一份厚厚的文件——《2024-2025学年非遗进校园年度计划》。翻开第一页,里面详细列出了接下来一年的合作项目:“9月,在5所高校开设‘非遗文创设计’选修课,邀请传承人授课;12月,举办‘校园非遗体验周’,设置苗绣、竹编、古法染色体验区;次年3月,启动‘全国高校非遗文创大赛’,联合20所高校参与;次年6月,制作《非遗进校园》纪录片,在高校电视台播放。”每一项计划都标注了负责高校、对接人、预算和时间节点,甚至连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方式都写得清清楚楚。
“林学长,你怎么把明年的计划都做好了?”陈曦惊讶地看着文件,心里满是感激。林砚舟笑了笑,眼神里满是真诚:“这段时间和你一起做非遗推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提前做好计划,能让后续的合作更顺利,也能让更多学生早点接触非遗。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扛,肯定能把非遗进校园这件事做好。”
夕阳透过展厅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陈曦看着手里的年度计划,又看向不远处正在帮学生收拾展品的林砚舟,突然明白——林砚舟的“校园忠犬”,不是盲目跟从,而是用他的专业、资源和真心,为非遗传承搭建桥梁;不是短暂的热情,而是长期的承诺与陪伴。未来,还有更多高校等着他们走进,还有更多年轻人等着被非遗的魅力打动,但陈曦不再担心,因为她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校园忠犬”伙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一起解决,让非遗的光芒照亮更多校园,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