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202章 赛车手的比赛:重要赛事

第202章 赛车手的比赛:重要赛事(2/2)

目录

沈亦舟穿着赛车服,在一旁认真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车身的苗绣纹样能不能再放大一点?比赛时镜头离得远,放大了观众才能看清细节。”“方向盘的竹编纹理能不能在边缘加一圈小图案?比如简化的‘凤’字,和车身的纹样呼应。”两位传承人欣然同意,当场调整设计细节,涂装团队和定制团队也立刻跟进修改。

比赛当天,国际耐力锦标赛的赛道旁人声鼎沸,全球数十家媒体进行直播报道。当沈亦舟的赛车从维修区驶出时,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车身主体是亮眼的中国红,上面印着李阿婆绣的“百鸟朝凤”纹样,金色的凤羽在阳光下栩栩如生;方向盘包裹着王师傅定制的竹编纹理,车身上还贴着“手作公益非遗传承”的白色标识,格外醒目。赛事解说员注意到赛车的特殊设计,特意在直播中介绍:“沈亦舟的赛车融入了中国传统非遗技艺,车身的苗绣和方向盘的竹编都出自非遗传承人手笔,赛后他还会推出联名文创,部分收益将捐赠给手作公益,支持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比赛开始后,沈亦舟凭借更新后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和熟练的驾驶技巧,很快占据领先位置。他的赛车在赛道上飞驰,车身的“百鸟朝凤”纹样随着车身的晃动仿佛活了过来,直播镜头多次给到特写,弹幕里满是“这个车身太酷了”“苗绣居然能和赛车结合”“求手作公益的关注方式”的评论。

最后一圈时,排名第二的车手突然加速,在直道上逼近沈亦舟,两人的差距缩小到0.5秒。关键时刻,沈亦舟利用新套件的空气动力学优势,在弯道处精准切弯,成功守住领先位置,最终以1.2秒的优势冲过终点线,不仅赢得了这场关键比赛的冠军,还提前锁定了年度总冠军。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沈亦舟兴奋地摘下头盔,对着镜头挥手。他跳下车后,没有第一时间去庆祝,而是快步跑到观众席旁的手作公益展位,和陈曦、李阿婆、王师傅紧紧拥抱:“我们赢了!不仅拿到了冠军,还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了咱们的非遗技艺!刚才比赛时,好多观众都在问车身上的纹样是什么,我跟他们说是苗绣,还推荐他们关注手作公益的非遗课!”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沈亦舟特意将李阿婆和王师傅请上台,向在场的媒体介绍:“今天的冠军不仅属于我,更属于这些坚守非遗技艺的老艺人,属于手作公益。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这辆充满温度的赛车,也没有今天的胜利。未来,我会继续和手作公益合作,让更多非遗技艺通过赛车、通过体育赛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当天晚上,陈曦回到传承馆,打开系统面板,看到沈亦舟的好感度从95\/100提升至100\/100,一条新的提示弹出,带着速度与温度的碰撞感:“检测到宿主通过系统联动资源,助力沈亦舟赢得关键赛事,同时推动非遗技艺通过国际体育赛事获得广泛曝光,沈亦舟对宿主的信任与合作意愿达满值,解锁‘极速公益伙伴’专属属性。触发效果:1. 沈亦舟将手作公益列为唯一公益合作伙伴,未来所有赛事文创收益的30%捐赠给公益项目;2. 解锁‘体育+非遗’传播资源,沈亦舟的赛事直播、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超500万),将定期宣传手作公益的非遗活动;3. 系统新增‘赛事文创定制’功能,可根据不同赛事特点(如场地赛、拉力赛),自动生成适配的非遗文创合作方案,提升公益曝光度与合作成功率。”

看着提示,陈曦想起比赛结束后沈亦舟说的那句话:“速度追求的是极致,而非遗追求的是传承,两者结合,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她知道,这场比赛的胜利,不仅是沈亦舟赛车生涯的里程碑,更是非遗传承与现代体育跨界合作的成功尝试。未来,还会有更多“非遗+”的可能性——非遗+科技、非遗+时尚、非遗+文旅,而她,会带着身边伙伴的信任与支持,继续在传承的道路上,和大家一起“加速”前行,让更多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