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海王系统: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 第185章 学长的坚持:默默提升自己

第185章 学长的坚持:默默提升自己(1/2)

目录

“线上手作社区”用户量突破10万的庆祝会在传承馆的小广场举行,彩色气球飘在竹编装饰的架子上,陆星辞用相机记录着老艺人与年轻用户互动的画面,顾衍之则在一旁和村委会协调后续活动场地。陈曦端着切好的蛋糕,转身却看到江屿坐在角落的长椅上,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手指还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与周围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

他面前摊着一本翻到卷边的《用户体验设计指南》,书页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重点,旁边的技术笔记里,密密麻麻写着“AI答疑模块优化方向”“老艺人操作界面简化方案”。陈曦走过去,看到屏幕上显示的“AI智能答疑”测试界面,对话框里还停留着未发送的代码:“上次收到用户反馈,说AI对‘苗绣打籽绣针法差异’‘竹编经纬密度选择’这类专业问题的回答太笼统,我想再优化下算法。”

江屿抬头,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却还是露出温和的笑容:“你看,我把周教授之前解读的《绣谱》《天工开物》内容整理成了数据库,给AI标注了‘清代宫廷绣’和‘民间苗绣’的技法区别,现在测试准确率能到92%,但我想再调到95%以上,这样才能真正帮用户解决问题。”他指着屏幕上的测试数据,语气里满是较真,“之前做‘技艺挑战赛’时,就是因为我没考虑到新手用户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差异,导致参与率没达到预期,这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陈曦看着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心里满是心疼:“你已经连续加班一周了,庆祝会结束后好好休息两天吧,功能优化可以慢慢来。”江屿却摇了摇头,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封面写着“线上手作社区用户需求分析报告(3月-5月)”,里面夹着打印好的用户留言、问卷统计图表,甚至还有他手写的访谈记录。

“这是最近三个月的用户反馈,60%的用户希望增加‘老艺人在线指导’功能,40%的用户需要‘手作原料购买链接’。”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用荧光笔标记的句子,“有位贵州的用户说‘跟着视频学苗绣,总不知道针脚密度对不对,要是能让老艺人在线看看就好了’,还有位浙江的用户提到‘想买正宗的竹编原料,却找不到靠谱的渠道’。我想趁这段时间把这两个功能一起开发出来,让社区更实用。”

他顿了顿,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之前我总觉得‘技术能解决一切’,却忽略了用户的实际需求。现在我想多学些用户体验设计的知识,多跟老艺人、用户聊聊,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手作传承,也能帮你减轻些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江屿的“提升计划”悄然展开。每天早上七点半,他都会提前一小时到传承馆,跟着李阿婆学苗绣——粗粝的绣线磨得他手指发红,针扎到指尖也只是默默擦掉血珠,继续练习“打籽绣”的绕线手法。“只有亲自绣过,才知道新手最容易在‘绕线力度’和‘针脚间距’上出错。”他拿着自己绣得歪歪扭扭的手帕,笑着对陈曦说,“之前AI只会说‘注意针脚均匀’,现在我能让它具体提示‘绕线三圈,针脚间距0.5厘米’,这样用户更容易理解。”

下午的空闲时间,他会带着笔记本去合作社,坐在老艺人身边,听他们讲手作时的“门道”——王师傅说“竹编要选三年生的楠竹,劈出来的竹丝韧性最好”,他就把“竹龄判断方法”记进原料数据库;张阿婆说“苗绣配色要‘冷色配暖色,深底配浅花’”,他就整理成“配色公式”,融入AI的设计建议功能里。老艺人都说:“江小子不像搞技术的,倒像个踏实学手艺的徒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